
從警20年,孟玉彬在本子上記錄了無數的警情案例。而這一次,他那打 開的日志本卻再也不能被主人合上。
邯鄲市公安局供圖
孟玉彬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常生軍 安世喬 韓超)2020年11月6日晚9時許,臨漳縣公安局柏鶴集派出所里依然燈火通明,負責人孟玉彬帶領幾名輔警正在處理一起警情。安排好工作后,感到身體不適的孟玉彬回到辦公室。不一會兒,輔警王慶亮聽到孟玉彬喊:“快!快幫我叫醫生!”同事和趕來的村醫將孟玉彬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但他再也沒能睜開眼睛。那本打開的工作日志,靜靜地放在辦公桌上。
孟玉彬自2000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先后任臨漳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刑偵禁毒委員會民警、預審大隊指導員、反電信網絡詐騙中隊負責人、柏鶴集派出所負責人。從警20年,工作崗位不斷在變,但入黨和入警的誓言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照亮了他的從警之路。
短暫的生命行程,是一串奔跑的足印
2016年5月,孟玉彬臨危受命,牽頭組建全局反電信詐騙案件工作隊。面對新的工作環境、陌生的工作對象,他迅速轉變工作角色,鉆研業務知識,很快就成長為偵破電信詐騙案件的行家里手,被稱為公安系統反電信詐騙的“拼命三郎”。
“玉彬工作節奏特別快。”提起和孟玉彬共同戰斗的日子,臨漳縣公安局民警臧志強眼圈紅了。在去派出所工作之前,孟玉彬任反電信網絡詐騙中隊負責人,臧志強和王慶亮是反電信網絡詐騙中隊僅有的兩名隊員。“一次,為了調取犯罪嫌疑人銀行交易記錄,七天里,他帶著我和慶亮馬不停蹄走訪了孝感、武漢、廣州、深圳、廈門五座城市。他說,犯罪嫌疑人轉移錢款很快,我們必須和他們賽跑。”為了節約時間,他們白天在銀行調完記錄,晚上登上列車趕往下一個城市。
“跟著孟隊長辦案,說走就走。”王慶亮講起了一次辦案經歷。2017年7月,臨漳縣孫陶鎮一名女青年被人以微信方式詐騙5000元。報案時,這個女孩子哭腫了雙眼。“農村女孩子掙5000元不容易,必須馬上行動。”孟玉彬通過查詢微信轉賬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三個微信號轉賬,最終轉至馬某的微信中在魏縣提現。
“當天,根據線索,孟隊長帶我們到魏縣偵查。在縣里的信用社調取賬目后,又趕在下班前到達信用社網點調取公共視頻?;氐骄掷镆呀浲砩?點了,我們緊接著分析案情。”王慶亮說,當時,只知道犯罪嫌疑人的照片,還不能直接確認人。他們通過公共視頻發現一輛可疑轎車,于是以車找人。車牌號不是太清楚,他們只能一次次去猜測組合,然后一次次地進行車輛比對。
“我們緊張工作,終于鎖定了嫌疑人馬某。隨后,圍繞馬某展開偵查。”然而,馬某經常外出住宿,行蹤不定。那兩天,孟玉彬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分析馬某的住宿軌跡。“第三天一早,孟隊長發現馬某在安陽一賓館處于入住狀態,當即帶領我們開車趕赴安陽市,將馬某堵在了被窩里。”王慶亮說。
“和玉彬出去辦案,得經得起折騰。”柏鶴集派出所王書民說,“前幾天,我們趕往山東辦案,問完情況已經是晚上9點,玉彬非要連夜趕回來處理案子,被我好說歹說才肯住宿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七點就返程了。”
和犯罪嫌疑人賽跑,和生命賽跑。干預審5年,孟玉彬共向檢察院提請逮捕769人次,移送起訴691人;在反詐中隊工作4年,他先后偵破案件17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4人,緊急止付金額808萬元,幫助群眾挽回損失200余萬元。
一身警服,穿到生命最后時刻
在同事和家人的眼里,孟玉彬一年四季都是一身警服。他的女兒正讀高三,父親走后,孩子想找找他手機里是否有和自己在一起的照片。“沒有,都是穿著警服和叔叔們一起工作的場景。”
“他把做一名好警察作為人生理想,打擊犯罪,伸張正義,弘揚正氣。”2000年和孟玉彬一起入警的同事李海濤說。
2019年春節前夕,一男子持刀闖進被害人家中,要求被害人向其手機微信掃碼轉賬,之后便溜之大吉。孟玉彬向被害人承諾,決不讓犯罪嫌疑人過了這個年!孟玉彬一直從事反電信詐騙案件,對微信、支付寶專賬偵查有著豐富經驗,雖然微信認證的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本人真實信息,但他還是從萬千頭緒中梳理出來一絲線索,確定了嫌疑人可能藏匿在北京某地。
農歷臘月十六,孟玉彬帶領專案組的同事一起趕往北京。沒有更多線索,只能靠傳統的偵查方式——蹲點守候。時值嚴冬,幾人在車里忍凍挨餓,輪流值班,不敢懈怠。
“第二天晚上蹲守無果,我跟玉彬說,馬上過年了,估計這家伙不會來這里了。玉彬說,咱們再盯一晚上!”當時一起辦案的臧志強回憶說,恰恰在第三天晚上,嫌疑人出現在他們視野里,劉某被抓獲歸案,全部騙款被追回。
2017年,孟玉彬被評為全市優秀人民警察;2017年、2019年度,他被市公安局通令嘉獎。
從警20年,始終保持肩扛金盾、頭頂國徽的赤膽忠心。一身警服,他穿到了生命最后時刻。
“我是農民的兒子,要為百姓多做事”
“我是農民的兒子,要為百姓多做事。”孟玉彬生前常說。
柏鶴集派出所轄區有1102戶居民,社情復雜,鄰里糾紛多發,信訪案件不少,歷任派出所所長都感到壓力不小。
轄區里有一對馬氏兄弟,因為宅基地糾紛多年來一直吵個不停,村委會多次調解也無濟于事。孟玉彬到任后,多次對他們走訪,在前期,做足了雙方思想工作,從情理的解釋到親情上的說服;在后期,利用自己扎實的法律功底,在案件的取證上下足了功夫,2020年5月,馬氏兄弟終于達成了和解,撫平了心中的一個大疙瘩。
馬荒村是一個有著4900人的大村,村黨支部書記吳俊江回憶說:“玉彬經常下村里來走訪,大事小情及時化解。”村里修路時,一村民要求把自家門前墊高一些,與一村干部起了糾紛,在拉拽耙子時摔在了地上。為了核實現場情況,孟玉彬跑了二十多趟,連續走訪了十幾家村民和目擊證人,一定要保證案子辦得公平公正。一名精神障礙村民病發在鄉里持刀大鬧,孟玉彬聞訊趕到現場第一個沖上去將他控制住,并送到醫院診治,得知這名村民是獨自一人生活沒有親人照顧為他治病的情況后,在親屬電話一欄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并墊付了6000余元的醫藥費。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孟玉彬從農歷臘月三十起就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那些日子,他似乎忘記了一個丈夫、一個爸爸的責任,顧不及家中的妻子和女兒,更多的是想著鄉里的百姓安危。
打開的日志再也無法合上
2020年11月5日,孟玉彬最后一次參加了黨支部黨員大會,作出了最后一次承諾——“服從領導、開展各種培訓、做好本職工作”。
“盡快把這些案子辦完,咱不能給繼任所長留半拉子工程。”這是前一段時間,同事們聽孟玉彬常說的一句話。任臨漳縣公安局柏鶴集派出所負責人的孟玉彬忙碌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站好最后一班崗。
“案子基本上都辦結了,沒想到他竟永遠地走了。”11月13日,和孟玉彬一起工作四年的輔警王慶亮哽咽地說。11月6日晚8點多,在行政拘留了一名違法行為人后,孟玉彬和同事們簡單地煮了一包方便面,但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成為了他最后的一頓晚餐。在處理警情時因突發心梗,孟玉彬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1歲。
孟玉彬離開那天,正好是他到派出所的第397天。近400個日日夜夜,他處理警情533起,辦理案件52起,成功化解所里疑難信訪案件6起。
從警20年,他在本子上記錄了無數的警情案例,每一次的打開與合上,都意味著解決了一件群眾的疾苦。而這一次,他那打開的日志本卻再也無法被主人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