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 通訊員王榮安 韓琳琳)日前,中國農大雞澤實驗站科研教學綜合實驗樓啟用儀式在雞澤縣舉辦,標志著中國農業大學跟雞澤縣的合作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將為加快小麥良種培育,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雞澤實驗站是農業大學與地方聯合實施支撐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一環,實驗站既是產出科研成果的基地,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未來帶動區域現代農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引擎。”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說。
中國農業大學雞澤實驗站位于雞澤縣城西6公里,首批科研用地1300畝,辦公、倉儲、曬場等建設用地60余畝,總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累計投資2500余萬元。實驗站以現代種業發展為核心,探索校、地、企有機結合的模式,構建產、學、研協作平臺,將致力于小麥品種選育,基礎研究、原種繁殖以及品種推廣等工作。
中國農業大學與雞澤縣人民政府于2019年11月1日啟動“中國農業大學雞澤實驗站”的建設。歷經一年的規劃和建設,全面完成了2800余平方米實驗站辦公樓、1200平方米倉儲、4000平方米曬場、5000米田間道路和試驗田水利等設施的建設和改造,現正式投入使用。
“這次中國農業大學在我縣設立實驗站,揭開了我縣農業發展的新篇章,同時也為我們促進農村繁榮、破解‘三農’難題開辟了新的空間、提供了新的機遇。”雞澤縣委書記石磊說。
據悉,以中國農大雞澤實驗站基地為中心,農大小麥中心在雞澤縣開展了重點小麥苗頭品系和新品種的示范工作,吳官營鄉邢堤村高產田,優質小麥品種“農大136”每畝達835公斤,創造全國優質麥高產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