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通訊員王德峰 郭海民 薛超)“以前一到周末,孩子寫完作業就抱著手機不出門,拽都拽不出來,現在每到星期五孩子就期待來這里,親近自然,看著孩子游樂健身,我們也愜意得很!”日前,正在魏縣縣城梨鄉健身園活動的江紅艷說。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決勝全面小康和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魏縣從解決文體活動場地、公廁建設、雨污分流等民生問題入手,實現改革為民、便民、利民,加快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
文體項目便民生
“發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致力于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魏縣推出一系列切口小、見效快的‘微改革’舉措,凸顯了改革為民的溫度和情懷。”日前,魏縣縣委書記樊中青說。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文體強縣建設,魏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新開工建設魏州文化藝術中心和梨鄉水城體育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總投資2.1億元,項目主要建設文化館、圖書館、劇場、附屬用房、文化廣場、地下停車場、地上綠化景觀等。體育中心項目總投資2.89億元,主要建設400米標準跑道、體育場、足球場和能容納5000人的看臺,以及室內體育館、室內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和配套用房等設施,兩大工程2021年投入使用。
同時,魏縣投資近4000萬元建成了益民山體育公園和梨鄉公園,配備了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提供了健身場所,豐富了群眾生活。益民山體育公園位于縣城天河路以北,禮賢街以西,隆康街以東,南北長303.8米,東西長259米,面積118畝,投資3500萬元。公園以運動、健康、活力為設計主題,健身娛樂區域建設了7個籃球場,1個五人足球場,12個乒乓球場,2個網球場以及健身步道、兒童活動區等。公園配套建設了廁所、休閑廣場、特色廊架、特色風景墻以及服務中心和生態停車場。整座公園設計美觀大方,設施方便齊全,充滿健康活力,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運動健身場地。
此外,魏縣在城區梨鄉北大街東側還建設了一座梨鄉健身園,面積20多畝,投資540萬元。健身園建有環形健身步道和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網球場、小型足球場、籃球場等運動健身場地,設置了兒童娛樂場地。體育公園和健身園早晚向市民開放,將綠色景觀與運動、趣味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綠色中創造了個性突出、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活動區。
公廁提升解難點
“廁所的環境衛生關乎群眾的生活品質,關系著百姓的身心健康。通過高標準建設、管理公廁,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著老百姓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大大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魏縣政府縣長高巍說。
2020年,為改善廁所這個離群眾生產生活最近的小民生,魏縣在開展縣城建設攻堅行動中,把創建“五星公廁”作為展示城市人文關懷的突破點,新建和改建了33座公廁,利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對外開放15座,使城區公廁達到了98座,實現了“路路有公廁,街街能方便”的8分鐘公廁圈。
魏縣洪源小區旁邊的公廁被當地群眾打趣地稱為“網紅廁所”,深灰色的墻磚清新典雅,風格古樸簡約,內墻上山水畫及魏縣景色圖點綴其上。因為這里居城區中心,每天來這里“方便”的人絡繹不絕。而文侯廣場西北角的公廁,瓷磚明亮剔透,洗臉臺、無障礙設施、擦鞋機、手機充電器等設施一應俱全,既有顏值又有品質。
公廁環境提升的同時,為確保使用不斷檔不停用,今年魏縣對每座新建公廁的下方留有1.9米高度的維修空間,給管道、糞池、電線等留出專用空間,使維修更加便捷。為保證特殊對象如廁“方便”,他們在新建和改建的公廁配備管理間和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公廁內部安裝了空調、無障礙設施,且坐便、蹲位、小便池和洗手池等都是感應式清潔設施。同時還配有嬰兒床、兒童坐椅和兒童便池、坐便等,方便了女性、兒童和老人,切實照顧到了殘疾人。
對于公廁管理和維護,魏縣住建局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細則和管理辦法,并提高管理人員工資待遇,統一管理人員服裝,統一崗前培訓,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及時對公廁進行檢查、清掃和保潔。一間公廁配備2名管理員,設有管理間,配備桌椅、床鋪、空調等,形成了科學統一的管理模式。該局公廁管理處設5名維修員、10名巡查員,明確職責和場所,做到崗位培訓、值守服務、設施維護、巡查監管“四位一體”式服務。
魏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喬新光說:“公廁文明事關你我他,人人都是文明公廁創建的參與者、受益者,希望廣大群眾文明如廁,保持、維護公廁環境,我們將通過更好的管理與服務,讓每一位群眾深切感受到它的體貼和溫度。”
雨污分流疏堵點
“現在街道面貌煥然一新,大雨天再也不用擔心出不了門、回不了家了,又干凈又清爽,生活環境好多啦!”在縣城經營服裝生意的陳姓商戶說。
魏縣縣城排水系統雨污合流,每到汛期,大范圍強降雨天氣往往會導致街區出現積水現象,嚴重影響居民的交通出行。為解決這一民生問題,魏縣縣委、縣政府下大力加強對老舊城區街區排水系統的改造,并將這項民生工作納入大督查內容,以督查促落實,切實解決城區內澇問題。
雨污分流改造將原來的合流制管網作為污水管網使用,對收集雨水的收水井進行封堵,不讓雨水流入。重新鋪設雨水管道,建設收水井口,就近排入環城水系,減輕污水管網輸水壓力,同時使道路上的雨水有了更好去處,從根本上解決了道路積水問題。在去年完成梨鄉大街6.6公里合流制排水管網改造基礎上,今年對一行路魏都大街至梨鄉大街段、望遠街開元路至洹水大道段、龍鄉大街東壁路至洹水大道段、洹水大道洹玉橋至魏州路段的合流制排水管網進行改造,總計改造合流制排水管網23公里,投資1.7億元。
住在縣城鳳荷園小區的居民老郭說:“以前下雨的時候,不管下多大的雨,出門都會有積水,特別不方便,現在好了,路也好走了,下雨也不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