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涉法宣)近年來,涉縣司法局把法治宣傳作為全面依法治縣、推進法治政府高質量建設的重要抓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著力實施“六小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以法治文化主題園為龍頭,實施特色普法陣地工程。涉縣依托西崗公園,運用園林造景、圖文展示等方式,圍繞“憶法”“釋法”“典范”版塊內容設計,巧妙地將法治元素和文化元素融為一體,使公園成為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宣傳教育陣地。涉縣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在后池村、劉家村、中原村等7個村高標準建設法治文化墻與普法宣傳街,設立法治書屋、普法教室等,有力推動了法治鄉村建設,后池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涉縣成為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法治宣傳教育聯系點,開啟了縣校法治宣傳教育新格局。
豐富普法宣傳活動形式,實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涉縣舉辦律師辯論賽、法律知識競賽、憲法詩歌朗誦會、憲法專題文藝演出等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將法律知識以鮮活、趣味的方式鐫刻于百姓心中;為貼近群眾,補齊縣級法治網絡視頻創作短板,專門聘請專業團隊,精心制作了首支法治公益廣告片和首部憲法主題網絡電影,喚起人們依法維權意識,營造“法治涉縣、全民共建”的濃厚氛圍。
拓寬多媒體宣傳路徑,實施多元化信息共享工程。涉縣開創平臺分類式發展新模式:鞏固線上“兩微一端”,延伸陽光熱線、法治路上、非常幫助電臺欄目觸角,實現了法治宣傳教育公共數據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構建“村居法律顧問群”“憲法宣傳群”“誰執法誰普法群”等新媒體普法矩陣,讓法治宣傳品走進千家萬戶。
劃清部門普法責任田,實施齊抓共管全方位普法工程。涉縣堅持“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將普法責任細化、量化到108個部門及單位,每季度上報活動事項與執法案例位列邯鄲市各縣(區)前列。同時協調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開展國家憲法日、消費者權益日、國家安全日等主題日集中宣傳活動,形成了由“一家獨唱”到“百家齊鳴”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推進“法律九進”精準服務,實施分類式法治宣教工程。涉縣按需設計“法律九進”普法主題,推行精準普法,促進普法供需接軌。開設法治副校長培訓班,為學生送去開學“法治第一課”,推行家長進課堂,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開展“法眼看電影”特色法治宣講,深入農村社區廣泛開展“惠民幫幫團”特色宣講,適時開展普法廟會大趕集,構建法治惠民文化體系,讓群眾享受到了“指尖上的便民司法”;為29家企業舉行“法治體檢”,將法律知識送上門。
優化宣講人才資源配置,實施高素質普法隊伍建設工程。涉縣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服務者和普法志愿者以及人民調解員隊伍,在縣、鄉、村建立流動課堂,在308個村實行“雙委+調解員”普法宣傳模式,構建起“三級聯動、信息互通”的宣講網絡格局,累計開展各類普法宣傳300多場,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接受群眾法律咨詢上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