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河湖長制辦公室對擬確定的2020年度河北省“秀美河湖”名單進行了公示,其中,沁河邯鄲市復興段榜上有名。
一泓清水漂流而過,河水晶瑩碧透,岸邊風徐柳擺,如今的沁河簡直是美翻了。
沁河原名牛首水,是橫貫邯鄲市東西的一條排洪泄瀝的景觀河流,復興區是沁河水系發源地,被譽為復興區的“母親河”。然而,沁河在一段時間內一度被稱為“失去生命的河流”,垃圾、生活污水、企業排污,造成河水質惡化、污染嚴重。
水環境治理是事關復興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復興區自實行河長制以來,建立健全河長組織體系,實行“1+22”工作方案,制定完善河長制各種工作制度,精準實施“一河一策”,大力開展水生態修復,從嚴治理,精準修復,全區水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沁河的生態修復,實現了河湖空間整潔,沁河水量充沛、水質狀況良好,河湖岸線生態合理布置,河湖親水便民設施完備,河湖平面形態自然,沿岸自然景觀優美、人水和諧。
一灣沁河水,串聯起了水庫、湖面、河塘、溪流等不同水形水態,通過特色綠化建設,呈現出一幅蜿蜒九曲的濱河風光。
這里正在成為天藍、地綠、水美、氣清的,邯鄲市后花園和京津冀旅游目的地。
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