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佟榮滿)“之前聽說膽總管內的結石要開一個大口子才能取出來,沒想到這次沒有感覺就把石頭取出來了。”近日,剛做完手術的患者魏女士高興地說。
魏女士今年75歲,因腹痛、黃疸,且伴有發熱、進食后惡心、嘔吐、口渴、頭暈、乏力等癥狀,在多家醫院治療后無效。隨后,她慕名到五礦邯邢總醫院就醫。院長助理、內鏡專家黃鐳為患者查體顯示:全身皮膚黃染,彈性差,眼窩凹陷,右上腹壓痛。經仔細詢問,得知患者3年前有“膽囊疾病史”。根據多年經驗,結合患者病歷特點及腹部CT影像學,黃鐳認為患者患有膽總管結石、嚴重脫水并有重度低鉀血癥。
膽總管結石,傳統的治療方法是行開腹膽總管切開取石術,但開腹手術對嚴重脫水、重度低鉀血癥的高齡患者來說風險大、損傷大、并發癥多,并且住院時間長、住院費用高、后期恢復較慢。黃鐳綜合考慮患者病情后,決定為患者實施微創治療法。
微創手術中,黃鐳先行ERCP檢查,然后通過人體自然通道,將十二指腸鏡從口腔一直進入到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直腸大乳頭,在放射線造影導引下精準操作,從十二指腸大乳頭成功取出結石。結石取出后,經過內三科護士的精心護理,患者病情迅速好轉,腹痛消失了,黃疸慢慢減輕了,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身體恢復良好。
據了解,ERCP技術集消化內鏡技術之成,融內鏡觀察、造影透視、網籃取石、乳頭肌切割、放置支架等于一身,是內鏡下診治各種膽胰疾病的微創技術的首選方法,常用于膽總管胰管結石的碎石、取石治療,各種原因的膽管、胰管和乳頭狹窄的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各種原因的膽道阻塞和炎癥的引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