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劉昆 邱勇慧)9月9日上午,市民趙靜珠通過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在線提交了河北曼暉貿易有限公司的登記申請。當日下午,她再次打開該平臺時,驚喜地發現電子營業執照已經生成。從提交申請材料到完成審核,最后獲得營業執照,她只用了不到1天時間。據趙靜珠回憶,17年前,她的父母為辦一張營業執照花費了近一個月時間。
營業執照是企業準入市場的“金鑰匙”。如今,邯鄲的企業申請人拿到這把“金鑰匙”的時間已經縮短為一天,獲得的方式也更便捷。一張薄薄的營業執照,折射出邯鄲行政審批部門的便民服務能力在不斷提高。
過去跑腿多
趙靜珠是名“00后”,她說,當年家里4口人,生活比較困難。父親是大學生,懂得營銷和管理;母親曾在外地的服裝廠打工,認識不少服裝行業的朋友。為了讓全家人早日過上好日子,他們便想利用自身所長,在老家廣平縣開辦一家服裝加工廠。但這個想法,在17年前,還是頗費一番周折。
趙靜珠記得,2003年春節過后,父親找來親朋商量辦廠的事。聽著父親描述的美好前景,他們紛紛出錢資助父親。有了啟動資金,父親找廠房,購買縫紉機、鎖邊機、印花機,進原料和招工等,前后花費30多萬元,建起了一家門臉不大,但配套設施齊全的服裝加工廠。
一切準備就緒,但工廠要開業首先得申領營業執照。她的父親本以為這是件很簡單的事,可沒想到一張薄薄的營業執照,卻差點讓他“跑斷腿”。
從名稱預審核、提交申請材料,到廠區房產證明、公章刻制、公司章程、身份證和各種材料證件及其復印件,還有各項經營許可證的前置審批,再到辦領營業執照,他往縣工商局跑了十幾趟,提交了厚厚一堆材料,經過近1個月的奔波與等待,才完成企業開辦的各項手續。
負擔開始減輕
趙靜珠說,服裝加工廠開起來后,父母精心管理并嚴把品質關,使該廠的服裝遠銷山東、山西和河南等地,年營業額近百萬元。此時,擴大經營規模、拓展經營范圍成了他們的必然選擇。
不久,她的父親需要申請變更營業執照。有了之前辦理的經驗,他會提前準備好全套材料。“父親發現從2014年開始,要跑的部門少了,需要準備的材料也薄了。”趙靜珠說,但從提交申請到領到新營業執照,還是需要跑公安、工商、銀行等幾個部門或機構,前后大概需要花費一周的時間。
“當時辦證照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改為認繳登記制,此舉給企業減輕了不少負擔。”趙靜珠解釋說,以前,企業的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是多少,該企業的銀行驗資賬戶上就必須有相應數額的資金,工商登記的注冊資本和實繳的總資本需一致。比如,企業成立時候的注冊資金是30萬元,如果企業主想把規模擴大到100萬元,注冊資金也需要相應增加到100萬元。企業發展需要裝修、添新設備、給更多員工發工資,成本壓力很大,如果強迫企業主在銀行存100萬元到企業的賬戶里不能使用,這對于初創期的企業主來說,是“壓力山大”,會限制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國家給企業減負的政策還不止于此。隨著趙靜珠父母的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17年,她的父母決定把店鋪遷至新址,需要再次變更營業執照。
當趙靜珠的父親像以前一樣帶著全套材料來到縣行政服務中心時,被告知現在申領或變更營業執照,不再需要提供繁瑣的紙質材料,年檢已經改為年報,全省開始實施“多證合一”“先照后證”等優化服務措施,他變更營業執照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到5天。
不過,在趙靜珠看來,5天時間還是太慢了,作為創業者,她認為開辦一家公司,“應該只需動動手指在網上填好信息,當天就辦成營業執照。”
趙靜珠的這一想法在今年還真實現了。
一日辦證照
今年9月初,趙靜珠在叢臺區陵西北大街一處繁華商業區開辦了一家跨境電商工作室。她沒料到,自己一天內辦成營業執照,當天就能開業。
她選好門店、給房東交了押金后,便開始進行裝修。當月的9日上午,公司裝修即將完工,但她還沒有辦理相關證照。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登錄我省的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提交了公司的登記申請,并選擇了“營業執照+參保用工登記+公章+發票”的四合一套餐服務。令她驚訝的是,所有的申報事項,在當天就同步完成了。
按照網站的提示,當天下午,她的電子營業執照就生成了。隨后,她電話咨詢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其電話提醒下,她選擇營業執照、公章等證照郵寄到家的服務。
由此,趙靜珠連政務服務中心的大門都沒有進,就獲得了公司的營業執照。這個效率讓她很滿意,“經常聽身邊人說現在政府的金牌服務就在身邊,企業開辦證照如何快,我親自辦下來,果然是不錯,這樣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真是方便。”
市行政審批局企業注冊處副處長王曉斌表示,趙女士之所以能在一天內成功開辦企業,是因為今年3月起,依托我省的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邯鄲行政審批局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服務,運用電子簽名技術,讓證照的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等流程可以實現一表填報、一次申請、一次辦結,群眾無需到政務服務中心,通過郵寄送達服務,就可以領到營業執照、公章、發票等全套辦件,全程“零見面”,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一日辦結”。
在此基礎上,為方便群眾,“一窗通”平臺還提供開辦企業“二合一”“三合一”等4種套餐服務,企業申請人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實際經營需求,自由選擇辦理。
另外,該局對企業開辦各業務環節申請材料進行整合壓減,相同材料、近似表單壓縮整合、全程復用,申請材料從14份壓縮至5份,通過“一窗通”后臺數據交換系統,實現多個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自動建檔備案,讓群眾無需再跑多個部門單獨辦理。同時,該局用上了大數據,制定了對失信企業的懲戒辦法和“黑名單”制度,加強對企業的事后監管。
自從拿到營業執照后,趙靜珠的公司如今已經開辦近4個月,營業額達20多萬元。她欣喜地告訴記者,“我感覺政府是處處為群眾考慮,想盡辦法幫大家伙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