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袁老,邯鄲還在等您再續“糧緣”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1-05-24 15:06:58

  5月23日13時30分,宋福如來到袁隆平院士的靈堂前,向老院士的遺像深深鞠了三個躬。

  8年前的2013年,袁隆平第一次來永年考察農田,并于次年在這里親手打造“超級稻高產攻關示范田”,許下“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的夢想。

  僅用一年時間,老院士的夢想就在邯鄲這片稻田里實現。如今,這片長勢良好的稻田里,還回蕩著“雜交水稻之父”與邯鄲人的不解情緣。

  袁隆平與宋福如在田地里。

  初會老院士

  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宋福如經人介紹,第一次見到了全國政協常委袁隆平。來自基層的村干部代表,引起了袁隆平的興趣,他們二人就土地、農田、有機肥等問題進行了長時間交談,雙方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袁隆平院士表示自己有一個夢想,希望“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宋福如向老院士介紹了邯鄲永年的稻田情況,以及永年的有機化肥系列產品,并邀請他有時間一定要來永年看一看。

  “站在我面前的袁隆平和想象中大不一樣,他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簡直就像一位整天在田間勞作、整日經受風吹日曬的老農民。”時隔10年,宋福如仍對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初次見面后,宋福如心情非常激動。他從北京回到邯鄲后,馬上讓工作人員準備材料傳給袁隆平院士的工作團隊。“我感覺自己是不是有些冒昧,老院士那么忙,能記起和我這個村干部的約定嗎?”宋福如說。但好消息很快傳來,2012年4月,袁隆平院士邀請他到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雙方的戰略合作協議。至此,宋福如創辦的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正式參與到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示范工程。

  2013年6月7日,袁隆平院士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專家團隊第一次到宋福如的硅谷公司考察,他對于硅谷公司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8年前,除了查看水稻,袁隆平院士還對永年的小麥來了興趣。”宋福如清楚地記得,袁隆平院士在示范田里看了硅谷826、硅谷827小麥的長勢,并用手測量株高,詢問每株上的麥粒有多少,一畝地有多少株,小麥千粒重是多少。

  當得知示范田小麥畝產最高達到800余公斤時,袁隆平院士對宋福如說:“水稻是‘老大’,小麥是‘老二’。超級水稻一步一步在跨越,2000年一期超級雜交稻畝產實現700公斤,到二期畝產800公斤,到三期實現900公斤,2015年爭取實現畝產1000公斤。你們的小麥也要趕上來,‘老大’在前邊跑,‘老二’在后面跟,力爭把示范田的小麥畝產提高到900公斤,在世界領先。”

  “2015年,示范田的水稻測產產量達到畝產1051.61公斤,創造了當年我國北方雜交稻產量的最高歷史紀錄。如今,我們示范田的小麥畝產已經達到917公斤!”宋福如自豪地說,“袁隆平院士的愿望都已經實現了!”

  88歲生日

  2018年9月7日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8歲生日。他“慶祝”自己生日的方式是全程參與同一天在長沙舉行的首屆國際稻作發展論壇大會,與各方專家一起“論稻”、查看試驗田、做報告。

  “那次大會,我榮獲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個人最高獎。”宋福如說,“在袁隆平院士的邀請下,我有幸參加了他這場特別的生日聚會。”

  一大早,袁隆平就從家里出發了。他準時走到臺上,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稻專家們致辭。他和國內外專家一起討論目前世界水稻的發展趨勢,并在論壇大會上做了英文報告。

  “論稻”一結束,袁隆平又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稻”。袁隆平時而在田埂上查看水稻長勢,時而陷入沉思。等大家到齊后,88歲高齡的袁隆平院士精神矍鑠,提起“雜交稻”滔滔不絕,他向與會嘉賓透露,自己的生日愿望是,“朝每公頃稻谷產量18噸的目標繼續努力。”

  宋福如向袁隆平匯報說,2017年,“硅谷農科院超級稻高產攻關示范田”進行實打實收測產,最終測產結果為畝產1149.02公斤,再次刷新雜交稻單產世界最高紀錄。袁隆平欣然題詞:“向黨的十九大獻大禮,超級雜交水稻創世界單產最高紀錄,遙遙領先于全世界。”

  宋福如說,聽聞試驗田豐收消息,袁隆平院士于2017年10月親自來到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硅谷農科院超級稻高產攻關示范田里,并留下了一張現場照片,如今這張照片被選進最新版的高中語文課本。

  最后一面

  “老院士比我大20歲,”宋福如說,他經常提醒年輕人要鍛煉好身體,保養身體的秘訣是“天天運動”,他每天要花上半個小時打兩局排球,這樣才能保證“腦瓜子不要糊涂,不要癡呆”。

  宋福如做夢也想不到愛鍛煉、身體一向很棒的袁隆平院士會走得如此突然。“剛聽到老院士去世的消息,我根本不信,”他說,“但我不放心,馬上打電話給袁隆平工作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核實情況。一開始得到的消息是老院士正在治療中,我一直祈禱著他早日康復。”

  5月22日13時07分,老院士去世的消息得到證實。宋福如悲痛地回憶說,他非常后悔自己沒有提前去看望老院士。“前段時間我聽說袁老身體不適,我打算去看望他,但因為公務纏身,這個計劃一拖再拖,如今卻接到他離世的噩耗。”

  “我與袁隆平院士認識十年了。他曾經3次來永年給予我們技術指導。我一定要送老院士最后一程。”宋福如哽咽地說,他把家里和單位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后,就于22日19時坐上了開往武漢的高鐵列車,轉車到長沙去吊唁袁隆平院士。

  23日早晨,宋福如先來到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這里所設的靈堂進行了祭拜。上午11時30分,他趕到長沙殯儀館的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現場,發現現場前來參加吊唁的群眾絡繹不絕。直到13時30分,他終于來到儀式現場,向袁隆平老院士遺像深深鞠了三個躬。

  “今年,我們在百畝高產稻田種植了你培育的超級雜交稻新品種,10月中旬就可收獲,我們有信心畝產達到1300公斤。”宋福如面向老院士的遺像說道。

  邯報融媒體記者 劉昆 宋志森 (照片由宋福如提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