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為更好地服務好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追憶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精心制作《我黨早期女革命家郭隆真烈士事跡展》《直南革命活動先驅王子清烈士事跡展》兩個展覽。
5月25日,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紅色文化教育傳播中心舉行開展儀式。退役軍人事務部、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有關領導,邯鄲市委宣傳部、邯鄲市黨史研究室、邯鄲市直機關工委、邯鄲市文廣旅局、邯鄲市民族宗教局、邯鄲市博物館、磁縣縣委宣傳部、邯山區文廣旅局、邯山區教育體育局、叢臺區教育體育局、復興區教育體育局、大名縣郭隆真故居紀念館、磁縣直南黨史館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王子清、郭隆真烈士家屬代表及邯鄲職業技術學院等共建單位代表、有關專家學者等百余人參加儀式。
活動由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副主任王邯生主持。活動中,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黨委書記楊俊嶺、烈士家屬依次講話,表達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思。隨后,有關領導為展覽揭幕,并詳細參觀王子清、郭隆真烈士事跡展。
其中《郭隆真烈士事跡展》由“沖破世俗,學生運動顯身手”“漂洋過海,尋求救國之真理”“機智無畏,組織力量搞工運”“絕不屈節,為了革命勇獻身”四個部分組成。詳細介紹了我黨早期女革命家、河北省第一個女共產黨員郭隆真為探索救國救民之真理、英勇無畏、絕不屈節的光輝事跡。
《王子清烈士事跡展》分為“壯志少年尋真理”、“播撒火種遍直南”、“中共六大獻良策”、“工運農運譜新篇”四部分。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示了創建直南第一個共產黨小組和第一個黨支部、直南大地上第一個共產黨員王子清烈士的英雄事跡。
《郭隆真烈士事跡展》和《王子清烈士事跡展》歷時半年終于完成,是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獻禮百年的一項重大工程。由陵園副主任王邯生同志牽頭,革命史料研究室呂巍等工作人員負責,從2020年底開始著手查閱文獻、收集資料。
在郭隆真烈士的相關材料征集中,由邯鄲出發,沿著郭隆真烈士從學生時代到領導革命斗爭直至被捕就義的路徑,驅車3000余公里,途經天津、青島、濟南、保定、石家莊、大名等多地,征集相關資料和研究成果21份,先后與9家單位建立聯系,參觀展覽及舉行座談16場次,拍攝照片1400余張,交流和尋訪人員達35余人。
在征集王子清烈士材料過程中,先后多次到磁縣直南黨史紀念館、西小屋中共直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王子清舊居和六河溝煤礦舊址征集材料。邀請黨史方面專家學者指導十余人,獲取珍貴照片200余張。對館藏王子清烈士的6件文物進行了拍攝并在展覽中使用。
兩個展覽從內容到形式設計,經歷了四次論證,六易其稿,對細節進行反復推敲琢磨,歷時半年終于在2021年五月中旬完成布展施工。
昔日血濺處,今日萬花紅。戰爭的硝煙已然遠去,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就了民族復興之路,他們的事跡卻歷經歲月砥礪,依舊熠熠生輝。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在建黨百年之際舉辦此展覽,就是為了落實習總書記學習黨史教育活動的號召,教育廣大干部、黨員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從革命英烈身上感悟崇高,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從學習黨史中提升智慧,用奉獻和忠誠去書寫新時代的宏偉篇章!
附烈士資料:
郭隆真短短37歲的一生中,六次被捕入獄,面對野蠻、兇惡的敵人,大義凜然;在敵人的酷刑面前,毫不畏懼,什么也動搖不了她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1931年她為了革命的勝利勇于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郭隆真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還是女性的一面旗幟,她的革命精神和堅定信仰值得我們一代代人學習和傳承。
王子清(1903-1938),河北省磁縣岳城鎮人。1921年底在北京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后組織領導了農協開展反貪污、反“插耬應差”、小車社罷工、濮陽鹽夫罷工等一系列直南工農民運動。他高舉愛國與愛民的“赤旗”,在直南大地上,用忠誠的信仰唱響了紅色的精神贊歌。
邯報融媒體記者 薛雅蘭/文 通訊員 劉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