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婚慶車隊中的一輛勞斯萊斯“小金人”車標被討要喜錢的男子掰斷。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稱,接警后已介入處置。當地一家婚慶公司工作人員稱,該名男子經常討要喜錢。(極目新聞)
當勞斯萊斯的"歡慶女神"車標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時,恐怕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歡慶"婚禮。專業討喜錢者用蠻力演繹了現代版"剪徑",掰斷的不只是純金車標,更是延續千年的"討彩頭"傳統最后的體面。
傳統婚俗中"討喜錢"本是充滿溫情的互動,體現的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意識。但如今某些職業討喜者,早把這種眾樂的人情往來異化成"此路是我占,不給錢就搗蛋"的強硬邏輯。據婚慶行業內部數據,華北地區近30%的婚禮遭遇過惡意討喜。
強拿硬要雖有法律處罰依據,但現實中,很多新人因"大喜日子不想觸霉頭"選擇忍氣吞聲,反而助長了歪風。所以,妥協換不來尊重。值得玩味的是,視頻里掰車標的動作行云流水,可見絕非初次。若每次違法成本僅是到派出所"喝茶聊天",這樣的鬧劇只會愈演愈烈。
守住婚慶禮儀的體面,需要法律層面該抓就抓,別讓"小惡"積成"大患";新人方面提前與婚慶公司約定應急方案做好防護;社會層面重建"喜錢"的合理邊界,可以準備小額紅包給真正祝福的路人,但對惡乞要敢于說"不"。廣東潮汕地區"攔花車"習俗就規定:討糖可以,討錢免談,既保留熱鬧又守住分寸。
當婚禮從"人生高光時刻"變成"破財消災現場",我們失去的不僅是某個純金車標,更是傳統討喜習俗的體面。大家子行事要有大家子的體統,對待傳統習俗,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異化成法外之地。下次遇見婚車,不妨學學蘇州人的智慧——道聲"恭喜"拿塊喜糖,留份情誼在人間。畢竟,真正的喜氣從來不是搶來的,就像視頻里那個被掰斷的小金人,即使用膠水粘回去,裂痕永遠在那里提醒著我們:任何美好傳統,失去規則約束都會變成丑陋的狂歡。(劉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