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劇集截圖
2月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5起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典型案例,其中2起是發生在醫療衛生行業的以科研贊助、支付回扣形式進行的商業賄賂事件。
另外,清風云南近期也披露了一起醫療領域的典型案件,并用 “塌方式腐敗”形容該案件。
醫院院長收回扣308萬
中紀委上述文章中,有一個醫院院長收受藥品回扣的案例。
若不是一名行賄人揭開蓋子,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人民醫院干部職工很難想到,院長賀憲偉——那個平日里穿戴普通、開二手車、生活節儉的人,竟會在上任不久便大肆收受藥品回扣。
2014年6月,任院長半年多的賀憲偉,主動聯系黑龍江省某醫藥公司董事長何某某,雙方約定在一條僻靜胡同見面。賀憲偉以“不給回扣不用藥”相要挾,最終商定何某某自當年8月起,按呼中醫院在該公司采購藥品總額的15%給賀憲偉回扣。
賀憲偉 圖片來源:大興安嶺紀委微信公眾號截圖
何某某事后回憶:“我當時一想,不答應他,有可能就不從我們這里進貨了。一狠心便同意,如果全從我們這里進貨,15個點可以。后來賀憲偉又附加了兩個條件,第一,必須是現金;第二,必須保密,否則就不再合作。”
此后,賀憲偉如法炮制,將收受回購之手伸向另外兩家醫藥公司。
據專案組介紹,為減少暴露風險,賀憲偉同藥商見面商討回扣事宜,均選擇沒有攝像頭的地方;收受回扣時,要求單獨見面,每次聯系使用不同號碼,交易地點在兩區交界處的公路上;交易迅捷,幾十秒內完成,無語言交流,不下車,收錢即走;回扣均為現金,通過親屬存入外地銀行。
2019年,隨著國家對藥品采購管理制度的完善,“集采”后供藥商藥品利潤空間變小,給賀憲偉15%回扣后,藥商幾無利潤可言。何某某一直想與賀憲偉商談降低回扣比例,但每次見面賀憲偉都不說話,收錢后立馬離去,前后不到十幾秒。
2020年12月的一天,何某某提前到達約定地點,想著這次定要讓賀憲偉降低回扣比例。賀憲偉的車終于出現了,車停穩后,何某某驅車靠近,熟練地把裝有回扣的黑色塑料袋,從副駕駛車窗放到賀憲偉車的副駕駛座上:“賀院長,我們談談——”話音未落,就被“噓”的一聲打斷,賀憲偉用食指做出“靜音”手勢,然后擺擺手,開車走了。
據專案組介紹,賀憲偉醫療腐敗案涉案金額大、持續時間長,涵蓋藥品和醫療器械兩大領域,涉及全國10余家醫藥、醫療器械公司。由于受賄行賄雙方均有較強防范意識,犯罪行為隱蔽性強,增加了查處難度。然而,2021年7月,當地紀委監委在查辦另一起案件時,一名行賄人主動交代了向賀憲偉行賄的問題線索,其精心編織的受賄網絡被捅破。
賀憲偉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是大興安嶺地區建區以來查處的醫療領域最大的腐敗案件。經查,賀憲偉任醫院院長期間,私自決定藥商,收受藥品回扣款308萬余元;違規干預醫院改擴建工程等項目,收受好處費67萬余元,共計收受錢款375萬余元。賀憲偉被“雙開”,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一醫院“塌方式腐敗”細節披露
近日據“清風云南”消息,《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披露了云南普洱市人民醫院塌方式腐敗的細節。
報道顯示,普洱市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某俊,原黨委委員、副院長楊某紅,也曾愛崗敬業、醫者仁心,卻在“獵手”精心“圍獵”下漸漸喪失原則,與供應商稱兄道弟,肆意吃請玩樂、收受禮品禮金。在楊某俊的“家長”作風影響下,醫院中層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盤算,瘋狂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非法謀取經濟利益。最終,醫院財務部原主任劉某文、后勤服務部原主任張某生、醫學裝備部原主任葉某光等6名重要行政崗位的科室長被立案審查調查,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據悉,調查發現,醫療器械供應商陳某虎是該案涉及行賄范圍較廣的人之一。從到普洱市開拓市場的那一刻起,他就費盡心思精心策劃,無所不用其極瞄準市人民醫院各層級醫生,投其所好“圍而獵之”。在處心積慮送票子、鉆空子,竭力腐蝕、精準“圍獵”下,陳某虎逐漸成為市人民醫院的“圈內人”,生意越做越順,僅該院“直線加速器”一個項目,就非法獲利1500萬元。我們果斷對陳某虎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該案中,我們共對20人采取留置措施,其中公職人員9人、行賄人員10人、共同涉案人員1人。
受賄行賄一起查,不等同于受賄行賄“一樣處”。如對行賄數額大、涉及人員廣的陳某虎,堅決移送司法機關,最終其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對積極配合調查、主動認罪悔錯、退贓挽損的,給予寬大處理。如行賄人張某某行賄金額、次數相對不多,到案后能主動交代問題并積極配合調查,我們對其進行談話提醒、批評教育。
據報道,查處該案后,普洱市人民醫院出臺供應商“黑名單”制和廉政風險金制等管理辦法,規范對供應商違規違紀違約行為的懲戒標準和工作程序,在采購活動中,與65家供應商簽訂《廉政責任書》《親清共建承諾書》。
貪腐手段“總會留下痕跡”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醫療領域專業性較強,相關違紀違法行為具有一定隱蔽性,問題不易被察覺。但貪腐手段再隱蔽,總會留下痕跡。實施“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查處,相關問題還是有跡可循。
“人、財、物管理是重要廉政風險點,醫療領域下屬單位多、人員數量大,日常接受業務監督檢查多,但紀律監督力度相對薄弱、巡察監督深度不足,導致其監管人員存有僥幸心理。”浙江省臺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方泱分析,要善于抓住重點“穴位”,在強化對醫療機構“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等“關鍵少數”、重點崗位、醫療設備采購等方面監督時,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駐點監督、交叉延伸巡察等手段,有效破除慣性思維。
“醫療行業雖然隱蔽,但在日常監督中留意重點人的異常行為,還是會發現蛛絲馬跡。”杭州市富陽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2月,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區分局向該委移送了孫志龍多次參與大額資金賭博被行政處罰的問題線索。經研判,孫志龍賭博金額較大,且一起參與賭博人員有醫藥代表,區紀委監委成立調查組啟動初核,發現其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對其開展審查調查。
浙江省玉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黃先鋒分析,辦理相關案件時,“長期不變”往往是一個重要突破口,紀檢監察機關可從長期合作的醫藥公司、長期不輪換的重點崗位、長期頻繁存在的外出培訓等細節入手,圍繞重點崗位輪崗、科研學術活動、職工借款欠款等異常數據,層層抽絲剝繭,著重發揮好話單、賬單“兩單”作用,通過醫藥公司或第三方代理公司的資金轉入、存現時間點及金額,倒查梳理利益輸送人員關系,判斷資金單向轉(存)入、高息借貸、項目分紅等現象,精準發現隱形風腐問題。
此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還提及,持續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包括針對案件暴露的短板開展專項整治、立足職能職責強化醫療領域監督、督促主管部門完善制度機制、開展醫療衛生領域警示教育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