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改造初露真容

來源:大河網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20-06-11 10:17:28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叢博 攝影 許俊文

  近日,有鄭州市民發現正在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從腳手架圍擋中露出了嶄新的冠部,并且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個神秘圖案。

  △正在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冠部四面各有一個圖案這個圖案到底是什么呢?有何寓意?

△正在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冠部四面圖案

  記者采訪發現,其為傳統中的四神(四象)圖,即朱雀、玄武、青龍、白虎,表示古天文學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天象星座。

  而在改造之前亦有這樣的圖案,在漢磚、漢石、漢瓦上都能找到原型,這次只是更換了材料,黑色圖案如拓片質感,顯得更為清晰,因而引起人們的注意。

△四象圖案。網絡圖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主體建筑以登封元代古觀星臺為原型,藝術演繹成了“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冠部為方斗形,上揚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納“地氣”之意,寓意中原為華夏之源,融匯四方。設計者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齊康教授在《中原之氣》一文中介紹,主體建筑蘊含了中國古文化中地處“天中地心”和“天圓地方”的概念,也有“會宇宙之氣,聚天地之靈”的內涵。冠部四周分別鑲嵌四神圖案,表示古天文學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天象星座。

△之前的冠部裝飾圖案。網絡圖

  其實,這四神圖案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四神圖像作為古代天文觀念的物化形態,伴隨著祖先的原始宗教意識的萌發而出現。四神是隨著祖先原始崇拜、觀星識象、意象融合等過程中衍生而出,其圖像作為思想和觀念的物化載體,終而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四神云氣圖壁畫”

  河南地區出土過大量的四神圖像相關遺存。在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鎮院之寶中,就有一件舉世無雙的漢代的“四神云氣圖壁畫”。這是2000多年前畫在西漢梁王劉買墓室主室里的壁畫,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碭山,被譽為“敦煌之前的敦煌”,其中主要元素便是青龍、朱雀、白虎、怪獸(有學者釋為玄武)四神,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

△濮陽出土的仰韶時期墓葬的龍虎蚌塑圖 網絡圖

  中國天文學中傳統的“四象”,最早也發現于河南。濮陽出土的仰韶時期墓葬的龍虎蚌塑圖,有“中華第一龍”之稱,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其龍虎相背,龍東,虎西,此圖案與古天文學四象中“東宮蒼龍、西宮白虎”相符。有學者認為,這個發現,把中國天文學的“四象”傳統從公元前八世紀的基礎上,又前推了3700年。

  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過一枚虢國鳥獸紋銅鏡,所處時期為西周末期~春秋初期。有學者推斷,上面四個動物分別是龍、虎、鳥、鹿。它們代表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是古人方位意識在藝術上的體現,同時也成為四神圖像的早期藝術形式,開啟了漢代四神鏡以及其他漢畫形式中四神圖像的發展模式與藝術格局。

  洛陽新安縣鐵塔山壁畫墓,此時玄武圖像已開始由西漢的似魚蛇形態變化為出現龜甲類形態。這只玄武圖像鳥首龜身,除甲殼外均為紅色。而在洛陽金谷園東站廣場西側發現的這座壁畫墓中,則發現了中原地區漢墓壁畫中最早龜蛇合體的玄武形態。

  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是四神形象的繁榮時期。這一階段四神圖像主要出現于畫像石、壁畫墓中,同時還有墓志、銅鏡、柱礎等。畫像石自東漢之后鮮有出現,到了魏晉南北朝,完整的四神圖像開始出現在墓志上,壁畫墓中的四神則只剩下青龍、白虎繪于墓道之中。

  目前,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抗震加固工程和陳展恢復提升項目,仍在緊張進行中。根據河南博物院官方微信公號1月份對外發布的消息,預計在8月底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

  (四神圖歷史演變參考鄒雨辰《河南地區四神圖像演變研究》)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国产九九九热视频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综合一区国产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