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展館“復出”,蓮鶴方壺等“鎮院之寶”悉數亮相 記者左冬辰/攝
記者鄭超實習生郝瑞鈴
千呼萬喚,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終于正式“復出”。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重新開放的主展館有哪些亮點?藏著哪些驚喜?
9月22日,河南商報記者實地探訪,為你帶來最新“劇透”:九大“鎮院之寶”悉數在主展館展出,未來還將有2700平方米的休閑區,東配樓同步推出一批“5G+”沉浸式體驗項目……
現場 闊別五年之久主展館霸氣歸來引參觀熱潮
建筑主體氣勢恢宏,以灰色為主色調,在頂端呈方斗形的“冠部”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清晰可見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神圖……9月22日,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復出”。
當主展館揭開“面紗”,可以在主體建筑上看到金色幕墻和深色玻璃窗,簡約中透著大氣,古樸與現代感兼容,而四神圖用黑色圖案呈現,拓片質感令人耳目一新。
上午9點,河南博物院門外已經有許多游客在現場排隊。此次主展館開放的消息并未提前對外公布,這也讓不少游客直呼“驚喜”。
“看到能進就進來了。”孟女士說,“我們是黑龍江的,女兒今年考上了鄭州的大學,送她來上學,順便來看看,真的很震撼。”
鄭州市民劉先生家住河南博物院附近,他激動地表示:“印象中上一次來主展館,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期待了五年多,主展館終于開了。”
驚喜 九大“鎮院之寶”時隔五年首次“合體”
據介紹,主展館將有基本陳列展《泱泱華夏擇中建都》,展出500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鎮院之寶”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幾年的考古新發現。此外,還有《明清河南》專題陳列和《國寶特展》展覽。
其中,《國寶特展》將實行“國寶”輪流坐莊制,每期一件國寶,第一件與觀眾見面的是賈湖骨笛,展覽利用實物、圖文展示及多媒體手段,全方位介紹賈湖骨笛的挖掘出土、測音、材料工藝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均已展出,這是時隔五年后的首次“合體”亮相。
探究 因開展抗震加固工程主展館工期延后
據了解,2015年7月,為提升、優化河南博物院服務環境,河南博物院啟動主展館建筑維修工程。該工程原預計工期為18個月,維修工程主要涉及主展館外部石材及玻璃幕墻更換、防水層及保溫層更新等。
那么,主展館為何沒能按計劃時間竣工?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進行維修工程期間,河南博物院院方發現主展館混凝土構件不能滿足現行抗震鑒定標準要求,故在原有工程施工的基礎上,河南博物院將主展館抗震加固工程作為單獨一個基建項目另行申報,并于2018年7月獲批,同年年底徹底關閉主展館開始施工,工期為24個月。
亮點
1“5G+博物館”來了!蓮鶴方壺在水霧中旋轉……
據了解,為配合主展館的重新開放,東配樓一樓將開放1400平方米的全新綜合實踐體驗中心。該中心打造了一座“5G+博物館”,已經落地“5G+全息蓮鶴方壺霧幕”“5G+沉浸式影院”“國寶魔墻”等最新科技項目。
以“5G+全息蓮鶴方壺霧幕”為例,在“5G+博物館”入口處,層層水霧由上至下鋪開,蓮鶴方壺的立體影像投射在水霧之中,每個出入門口的游客,都能看到蓮鶴方壺在空中旋轉的樣子,十分炫酷。
2讀書、茶飲……主展館將提供2700平方米的休閑區
據河南博物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河南博物院將計劃舉辦多個臨時展覽。
同時,主展館將為觀眾提供休閑空間2700平方米,讀書、茶飲、簡餐、購物等一應俱全,把研學、互動體驗等服務納入其中,在文旅融合下更注重人性化服務。
預約看這里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的開放,將為大家提供一個文化底蘊滿滿的“打卡圣地”。根據河南博物院公告,該院主展館于9月24日起對外試開放。目前,河南博物院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游客可搜索“河南博物院”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我要預約”,輸入信息選擇合適的參觀時間段進行預約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河南博物院每周二至周日開館,開放時間為夏令時9:00~17:30,冬令時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