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乘坐完地鐵的市民在體育館站下車出站。記者李兆民攝
地鐵站工作人員為乘客服務。記者史曉波攝
小乘客向記者展示地鐵車票。記者史曉波攝
你好,太原地鐵!今日藍天無瑕,汾河河谷下,當你伴著朝陽出發,龍城百姓張開了臂膀,期待你的抵達。
由南向北,自北向南。多少個日夜的望穿,隨著古晉陽跳動的脈搏,急切又悠揚。開挖、掘進,喚醒沉睡的巖石和黃土……而今,在這座千年古城的地下,一條鋼鐵蛟龍奔騰而來。
看!你在飛馳。日夜兼程的建設者們,用夸父追日的堅韌,讓你的身體結實又靈活。盾構機作業克服了土質疏松、地下水位較高、雜填復雜等難題;齒輪箱、車軸來自太重,不銹鋼電客車車體全部采用太鋼產品,并州鑄造為你冠上了“太原”籍貫。1700個日日夜夜,他們在汗水中見證了你一步步從圖紙走到現實。
聽!你在呼嘯。新時代的奮斗者們,用大國工匠的專注,讓你渾身都盡顯人文科技范兒。無人駕駛世界領先、人臉識別1秒開閘、環控系統低碳節能、救命神器AED實現全覆蓋;城內“一站一景”,站內“一步一景”,貼上“綠色、人文、智慧”的標簽,他們在精益求精中見證了你的厚積薄發。
跟隨你,穿行在城市的大動脈里,一張張笑臉在手機畫面里定格。這些笑臉中,有建設者、有參與者,還有普通市民。這些笑臉后,有付出、有渴望,還有真心期盼。
你好,太原地鐵!來日汾水綿長,轉型沃土之上,我們將與你一起,共同見證新時代的風馳步伐。
太原市軌道公司副總經理梁波——
如此龐大工程,挑戰前所未有
近一年來,每天早上8時,太原市軌道公司副總經理梁波都會準時參加地鐵工程的建設調度協調會,聽取項目進展,協調解決各部門的問題。“受疫情影響,協調會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所有參建單位都會同步在線,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梁波說。
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是太原城建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單體項目,施工的“中”字頭國有企業有十七八家,高峰期全線同時作業的工人達到1萬余人。另外,參與配合的市政管網產權單位、園林單位、市政道路單位等還有十幾家。“如此龐大工程,挑戰前所未有。”梁波坦言。
這么多的部門和單位,涉及征地拆遷、管線遷移、交通疏解等方面,如何組織協調才能保障地鐵建設順利進行?“首先是由建設單位來進行強有力的統籌,另外我們還成立了建設指揮部,每天召開調度協調會,協調各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梁波回答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打亂了原本的建設節奏。春節過后,太原市軌道公司提早復工,成立了保通車指揮部,一方面及時聯系地鐵建設所需材料及設備的供應廠家,解決因疫情影響運輸到貨的問題,一方面積極解決參建單位人員的返崗問題。梁波告訴記者,根據工人的不同情況,施工單位通過遠程篩查,在確保無疫情的情況下,租用專車,將工人分批“點對點”直接拉回來。
“地鐵建設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對所有參建單位組織協調能力的一次大考驗。要及時總結、及時調動,把問題消除在最小的范圍內,同時還要善于在工作中及早發現問題,并提前做好預測和計劃。我們探索出的這些做法為今后其他線路的建設積累了經驗。”梁波說。記者丁園
太原中車工程師葛吉良——
太原地鐵太原造,我們鉚足了勁
12月23日,第17列太原地鐵車輛在太原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下線。注視著2個月的奮戰成果,工藝技術部工程師葛吉良連聲說:“高興!高興!”
葛吉良所在的技術部有14名工程師,負責列車組裝、調試等工序在生產環節的技術支持,以保證產品的最終質量。組裝、校線、稱重、淋雨、靜調……零部件組裝和整車調試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他們的“火眼金睛”和“問題解決”。
由太原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承擔本地化生產制造的地鐵車輛是最高標準的A型不銹鋼車體、全自動無人駕駛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
2017年開始,葛吉良參與了調試線和組裝臺位的生產;3年后,在這1條調試線和8個組裝臺位上,他又參與了“太原地鐵太原造,山西城軌太原造”的全過程。當來自太鋼的不銹鋼、太重的車輪和永濟電機的牽引機組合成一節完整的車廂時,葛吉良的心里滿滿的自豪。科技感十足是葛吉良對太原地鐵車輛的定義。為了匹配全自動駕駛技術,太原地鐵車輛增加了多個運用前沿技術的系統,障礙物探測系統、脫軌檢測系統、弓網監測系統、BIM系統優化工程等多項新技術新功能的融入,全面提升了車輛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現在,新一列地鐵車輛正在進行調試,準備落車。葛吉良和同事們鉚足了勁,他說:“列車承載著省城人民的‘地鐵夢’,我們一刻都不敢松懈。” 記者曹婷婷
中鐵三局太原地鐵項目工程部部長任瑞文——
“鐵龍潛水”驚心動魄最難忘
盡管天氣寒冷,但自從獲悉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的消息,中鐵三局集團太原地鐵項目工程部部長任瑞文便養成了一個習慣,上下班時總會專門路過幾個地鐵站,用他的話來說“哪怕只是看一眼,心里也覺得忒舒坦”。
作為參建施工的骨干隊伍,中鐵三局集團承建了南內環站、體育館站、南內環站-體育館站區間、體育館站-大南門站區間的建設工作。
記憶中裝滿了太多難忘的事,最為難忘的當數“鐵龍潛水”。
任瑞文所說的“鐵龍潛水”是指在體育館站-大南門站區間,沿紅線寬度僅有10米的牛站西巷,由南向北延伸下穿迎澤湖。
區間隧道下穿迎澤湖水面約185米,盾構右線隧道頂距離湖底16.9米至18.2米,主要下穿地層為粉細砂、中粗砂層,且隧道頂部有大范圍液化黏質粉土層。盡管盾構機素有“土行孫”之稱,能夠在地下削吞土石、行走自如,但要在全斷面富水砂層施工,風險極大。
怎么辦?為保證盾構機順利下穿迎澤湖,施工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先后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對下穿迎澤湖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論證,并對盾構機全面“體檢”,使其以最佳狀態投入戰斗。在盾構機正式下穿迎澤湖期間,中鐵三局集團又派來由機械、工管、科技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坐鎮現場,同時延遲了迎澤湖補充水量,最終實現了成功穿越。
回想起這幾年為太原地鐵奮戰的時光,任瑞文百感交集。他說:能成為太原地鐵建設者中的一員,這是我的幸運;能看到地鐵在家鄉的土地上飛跑起來,這是我的自豪。記者范珉菲
晉陽街站站長薛少東——
全力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
地下3層結構,共設3個進出口,紅色大方燈、灰色石材和木條組成屋檐瓦舍圖案……12月25日,記者來到具有古都晉陽設計風格的太原地鐵晉陽街車站。
該車站站長薛少東是一名“90后”,大學畢業后,在杭州地鐵集團從事地鐵運營管理工作。今年來到太原中鐵軌道公司,參與太原地鐵2號線的運營籌備和管理工作。薛少東向記者介紹道:“2號線采用里程分段計價票制,起步價為2元,可乘坐5公里,全程最高票價6元。”
記者在車站內看到,購買車票有三種方式:通過人工售票窗口購買單程票;通過自動售票機自助式購買單程票;通過手機App購買單程電子票。薛少東補充說:使用自動售票機購買單程票,可使用現金、支付寶掃碼的方式支付票款;手機App購買單程電子票,乘車時使用二維碼、人臉識別檢票進出站。乘客要想購買地鐵卡,可通過人工售票窗口購買后刷卡進出站。
為了給乘客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公司對車站工作人員從服務禮儀、服務標準用語、特色服務等方面,進行多項專項服務禮儀培訓。車站里還配備有便民服務箱、應急醫藥箱、擔架等,設置了垂直電梯、殘疾人衛生間、站臺愛心乘車區。薛少東告訴記者,特殊群體還可提前撥打地鐵車站服務熱線,預約無障礙電梯乘坐等服務,車站有專人接應。對于乘客的投訴及建議,保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調查處理和100%回復。記者李兵
社區干部張海虹——
我們參與,我們見證,我們自豪
“明天打扮得美美地,地鐵公司邀請咱們一起去試乘地鐵。”12月21日快下班時,太原市小店區營盤街辦長治路一社區書記兼主任張海虹話音剛落,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
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開建以來,張海虹和她的同事們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2014年起,南內環街地鐵站口的拆遷工作開始了。“一家家地做工作,居民們家里因此出現什么問題、困難,我們都是隨叫隨到。”張海虹說。
這幾年,南內環街地鐵站口進去過多少次,張海虹已經記不清了。但12月22日中午,張海虹和7個姐妹佩戴好口罩再次走進地鐵站,卻跟往常的心情大不一樣。過安檢、出示地鐵票,欣賞現代、唯美的站廳、站臺,登上嶄新的列車,坐在呼嘯而過的地鐵列車里,她們覺得這幾年的辛苦付出都值了。
“之前去區里開會,開車得半個小時,乘公交車得50多分鐘。現在乘地鐵十多分鐘就到了康寧街站,太快了!”十幾分鐘的車程,張海虹和姐妹們意猶未盡,返回的路上,大家到長風街站去看傳說中的“月亮門”。一下車,張海虹和她的姐妹們就嗨了:“太漂亮了!”墻上藍色、粉色的燈光,星星般閃爍在柔和的白色燈帶里。不停地拍照,定格最美的身影,人人臉上充滿歡欣。“太原地鐵太漂亮了!作為太原人,我們參與,我們見證,我們自豪!”張海虹激動地對記者說。記者曹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