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5G產業園內的啟迪(安陽)科創中心內,入駐企業尼采生物正在進行最后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遠在北京中關村的安陽(北京)離岸創新中心內,工作人員王超則通過電話核實安陽一家企業的技術需求,為企業匹配在京資源,同時抓緊籌備新一期的“資本力量”項目路演……
兩個相距500多公里的創新中心,以互聯互通的模式將安陽企業、高校、機構和以北京為中心、清華大學為重點的海量創新資源連接,帶動技術服務、技術交易、人才引進、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孵化落地以及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創新活動,助力我市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過程中,我市依托市科技創新研究院,搭建安陽(北京)離岸創新中心和啟迪(安陽)科創中心,一方負責推送創新成果,一方負責收集安陽本地的創新需求,同時發揮啟迪之星全球創新孵化網絡優勢,服務安陽存量產業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及動力轉換。”采訪中,市科技局總工程師梁中杰這樣總結“雙中心”協同發展模式。“雙中心”落地一年時間,高效推動了技術交易、產學研對接和成果轉移轉化,實現了“研發在京津、智造在安陽”。
以“鏈”招商
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量
2023年年底,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活動中,鋒源氫能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備受矚目,這也是“雙中心”引進的第一個企業,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氫燃料電池(電堆)集成系統2000套。
“鋒源氫能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的引進,也充分考慮了安陽本地氫能產業發展現狀,上游有多家焦化企業為項目提供原料,下游有新能源汽車企業尋求合作,項目落地就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啟迪(安陽)科創中心執行總經理田亞勛向記者介紹,“雙中心”成立一年多來,緊緊圍繞我市重點產業發展矩陣,緊盯我市重點產業鏈集群,發揮其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職能,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加速成果轉化。截至目前,先后入駐鋒源氫能、宏視科技、尼采啟合、河南佳效等9家企業,落地公司保有知識產權數量超160項。
與此同時,“雙中心”依托啟迪公司、中青年博士聯盟、高校創業孵化園區等主體組織開展了各種雙創大賽、項目路演、招商推介等活動。截至目前,“雙中心”持續組織“安陽—北京”雙向路演活動、京津企業安陽行活動、首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項目安陽行活動等大型產業企業對接活動,宣傳了我市產業基礎和招商政策,鋒源氫能、宏視科技、尼采生物等一批契合安陽產業基礎的高質量科創項目落戶安陽。
以“需”促轉
打造成果轉化新模式
“上周,通過‘雙中心’對接,我們與鄭州技師學院的專家老師進行了線上交流,在特種設備焊接技術、專業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溝通洽談,我們收獲很大。”采訪中,安陽榮誠石油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世超說,“感謝工作人員的耐心服務,創新資源對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
每天處理各個項目的線上對接、線下企業探訪工作,就是“雙中心”團隊工作人員的日常。他們每接觸一個項目,從最初收集資料到線上對接會,再到線下帶著專家深入企業探訪,直到最終促成項目簽約,全程工作人員都會參與其中。
為了摸清企業真實需求與共性問題,“雙中心”團隊打破了傳統產業老式固化運營模式,他們多次深入企業實地調研,通過電話和實地調研為企業收集技術需求超200項,為企業鏈接京津科研院所、長三角等地科研成果,解決安陽本地企業“卡脖子”技術需求。
截至目前,“雙中心”組織線上線下技術需求對接活動120余次,同時與清華、北化、北郵等10余家高校國內成果轉化中心(處)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收集可轉化科研成果30余項,成功促成天津大學與安化集團、清華大學與華潤燃氣、鄭州輕工業大學與鼎鼎實業等校企鏈接互通,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
以“業”聚才
構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王超,在安陽(北京)離岸創新中心成立后,主動申請去北京工作。“這一年我清楚地了解安陽12個主導產業鏈,幫助安陽企業對接技術需求100多項,為企業引進人才。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創新發展,讓安陽越來越好。”王超說。
王超只是“雙中心”團隊眾多優秀成員之一。在“雙中心”成立之初便樹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進理念,堅持以事業聚集人才,以人才成就事業的原則,組建了一支業務能力強、高素質、專業化運營團隊,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90%以上,其中有不少國內一流院校碩士畢業生。
另一方面,圍繞我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政策,“雙中心”以科技創新、深化產創融合為目標,積極探索“人才+項目”的模式,把人才柔性引進機制貫穿于項目全過程,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截至目前,“雙中心”為安陽企業柔性引進簽約教授導師10余名,吸引來安發展博士6名、碩士20余人、本科近百人,為鋒源氫能匹配引進博士1名、碩士3名,為尼采生物引進博士1人、碩士2名,為宏視科技引進博士2名、碩士3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加速成果轉化,立足安陽,服務企業,發揮全球孵化網絡資源優勢,為更多安陽企業提供幫助和支持。”市科創院副院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