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安陽 > 正文

奮力書寫中華文明傳承的安陽答卷丨形成保護研究大格局

來源:安陽日報編輯:常帥發布時間:2024-01-10 15:45:27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數字化全信息采集實驗

  “奮力書寫中華文明傳承的安陽答卷”系列報道之二

  形成保護研究大格局

  安陽融媒記者 張俊軍 文/圖

  賡續文脈,使命惟新。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重要支撐,安陽市聚焦殷墟甲骨文豐厚歷史文化遺產,全力守護文明根脈,不斷推動考古發掘,持續加強學術研究,奮力煥發中華文明新榮光。

  1月2日一大早,殷都區鐵西路街道平原社區文保專職干部接到群眾要挖開深埋的自來水管進行修理的電話后,第一時間上報殷墟管委會,然后踏著積雪直奔現場查看情況。在詳細了解施工方案并確認不會對殷墟保護產生影響后,張鑫為施工方辦理文物保護民生手續,準予其施工。“‘動土必報’已經成為殷墟保護區內居民生活的日常。”張鑫說,“文物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共同守護好中華文明成為大家的共識和自覺。”

  每天,包括巡防隊員、村(社區)干部在內的360余名殷墟文物安全守護人穿梭在保護區內,守護世界文化遺產。安陽市實施四級網格化管理體制,建立公安、協管、網格員等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投入1.2億元建成國內一流“空地一體”智慧安防工程,不斷織牢織密殷墟安全防護網。

  安陽市重新修訂《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條例》,讓殷墟法治保障更加完善;出臺《在全市范圍內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前置實施方案》,從源頭遏制工程建設對文物的破壞;成立殷墟遺址保護管理工作指揮部,建立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市公安局文物保護支隊,并在安陽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設立文物執法大隊,形成殷墟甲骨文大保護格局。

  殷墟考古始終是中華大地上最震撼人心的文明探索之一。新征程上,殷墟考古人初心不改、接續奮斗。“我們遇上了最好的時代,也有條件、有能力為中華文明探源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告訴記者,“從殷墟到大邑商,殷墟考古持續探究中華文明基因密碼,不斷有新的發現。”

  殷墟宮殿宗廟區內發現大型池苑遺址和大型夯土基址;殷墟內外的道路系統不斷被揭示出來,多處鑄銅、制骨、制玉、制陶等手工作坊實證甲骨文“百工”記載;洹北商城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商代早期鄭州商城與商代晚期殷墟之間的空白;辛店遺址等聚落遺址先后被發現,拱衛在殷都的周圍。殷墟出土的刻辭甲骨近16萬片,有4500多個單字。

  設施完備的都城遺址、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區、圍繞周邊的族邑聚落、系統成熟的古漢字……殷墟考古從聚落考古、甲骨學、手工業及社會面貌等方面,不斷發現和挖掘著殷墟文化的內涵價值,商王朝都邑——大邑商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破譯一個甲骨文獎勵10萬元的“懸賞令”曾引起不小的轟動。2023年11月3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公布《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獲獎名單公示》,創紀錄的5項研究成果擬入選,甲骨文考釋研究碩果累累。

  安陽市高水平、跨領域、全方位推進殷墟、甲骨文綜合研究,籌備建立殷墟研究院,加快構建殷墟學學科體系;加強與北大、復旦、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進殷墟多學科研究。

  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為甲骨學插上數字化翅膀,目前已進入數字化、數據化、智能化的迭代4期工程,著力建設世界甲骨文數據中心。依托“殷契文淵”數據支撐,該實驗室不斷優化、完善智能綴合技術,已成功綴合甲骨碎片64組,實現甲骨文物“再挖掘”;建立數字化全信息數據模型,最大限度保存甲骨及其承載文字的原始面貌。該實驗室運用數字化技術賦予甲骨文物永恒的“生命”,為甲骨文研究和詮釋帶來革命性變革。

  “去年以來,我們已數字化全信息采集刻辭甲骨94片。”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說,“‘全球甲骨文數字化回歸’已從實驗走向實踐,散布世界各地和國內各博物館的近16萬片甲骨文物將有望‘回歸’故鄉安陽。”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 亚洲七七久久影院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