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中央水倉承擔著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中央區全部的儲排水任務,礦井涌水、采掘面生產用水、巷道沖洗等污水全部通過水溝流入中央水倉,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倉內淤煤淤積嚴重,中央水泵房排水壓力大,制約礦井生產效率。
傳統人工開口清淤方式需要用絞車將礦車放入水倉中,人力推車至工作面,人工使用鐵鍬裝煤后再使用絞車將礦車拉出水倉。根據煤泥稀稠情況,人工清淤30-50米后再使用清倉機進行清淤。根據近年來統計,平均每個季度內水倉、外水倉各需清淤一次,外水倉清淤一次裝車約1800車,內水倉清淤一次裝車約1200車。公司采掘生產使用礦車裝運量較大,水倉清淤時需占用大量的礦車,且清淤作業時運輸任務重,勞動強度大,嚴重制約生產效率。
針對以上情況,運搬一隊組織黨員干部和技術骨干進行研究討論,對清淤工藝進行了改進。“我們了解到公司有一套遠程清淤機計劃安裝于南風井水倉,當時南風井水倉已清挖完畢,此設備處于閑置。基于該設備的遠程輸煤能力,在與公司領導和業務科室溝通后,決定將該遠程清淤機在中央水倉進行試用。”該公司運搬一隊隊長申勤賢介紹說。
在遠程清倉機安裝和調試過程中,發現南翼進膠2#貫內存在東高西低、巷道高度和寬度不足等不利環境因素,完成了南翼進膠2#貫內安裝布置緩沖箱、離心泵、壓濾裝置、煤泥輸送機、液壓站及各開關設備;克服了原清倉設備布置在水倉口,新設備不能進入水倉的困難;克服了從中央水倉至南翼進膠2#貫煤泥輸送距離達1200米的管路鋪設和接口漏煤嚴重的困難。運般一隊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遠程清倉機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在試運行階段班組長以上人員帶頭干,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學習新設備的操作方法、適應新工藝的作業流程,在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同時,該隊黨員干部多次深入現場、跟班寫實后進行討論研究,將原有清倉機和遠程清倉設備再次進行糅合,提出了接力輸送煤泥的清淤工藝,即原清倉機在水倉內將煤泥輸送至遠程清倉機料斗內,遠程清倉機接力將煤泥輸送至南翼進膠2#貫,接力輸送煤泥工藝,將兩種清倉工藝進行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原清倉機輸煤軟管續接管便捷、清淤攪拌裝置可全水倉寬度覆蓋等優點,也利用了遠程清淤機的輸送能力,將煤泥遠程輸送至南翼進膠2#貫內,煤泥經壓濾脫水后可直接用皮帶運走。
據了解,1月份外水倉清淤時正式采用接力輸送煤泥的清淤工藝,已完成2次外倉和1次內倉的清淤工程,共減少煤泥裝車數約3500車,減少礦車占用3500車次,極大的緩解了公司礦車使用緊張的狀況。按每次運輸12車計算,減少煤車和空車的運輸584趟。
“接力輸送煤泥的清淤工藝,減小了遠程清倉機液壓站的工作壓力,減少了油路跑冒滴漏情況,解決了遠程清倉機清淤中續接管路不便的問題,將新舊兩種清倉機的優點充分利用起來,實現了中央水倉遠程清淤的目的,減少清淤時礦車的占用、降低運輸強度、減少卸煤費用支出”。申勤賢說。
目前,該公司各隊組在進行水倉清淤作業時沿用此種工藝,作業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保證了水倉清淤作業進度,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評。(王鵬 王承龍 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