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一個人每天上6~8次廁所,一年約2500次,如廁如此重要,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聯建樓的員工卻碰到了難題,那難題有沒有得到解決?又是如何解決的呢?來看——
余吾煤業公司聯建樓是基層隊組日常工作的地方,這里是集辦公、職工洗浴、上下井為一體的區域。可以說,在聯建樓每天來往的員工至少有300余人次,如果不能有一個舒適的后勤環境來做保障的話,員工不僅沒有歸屬感,也給企業形象帶來一定的影響。
聯建樓共有15個廁所,其中一層的廁所環境最差。每次員工路過,不免“掩鼻而逃”。幾年間雖然修修補補很多次,但還是未能解決根本問題。刺鼻的味道在不久后又“死灰復燃”。
今年8月份,一次以聯建樓為中心的“廁所革命”正式開啟!這也是該公司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大動作”。該公司黨建調度、基建科、修繕隊、環衛隊等單位對聯建樓廁所全面排查,共發現問題29條,其中涉及天花板掉落、便池堵塞、門鎖損壞、洗手池水龍頭損壞等,針對這些問題,他們現場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間,并由黨建調度形成專項清單進行督辦。
修繕隊是本次改造的主要負責部門。從8月16日至9月30日,他們對聯建樓漏水衛生間蹲便池及地面破除后,尋找到深埋墊層中的排污管,發現排污管道有明顯漏水現象,并且墊層中存有大量積水。在現場調研完,將墊層全部清理完畢后,用水泥先將墻壁上不平整的地方重新抹面,待墻面硬化后刷上防水涂料,為了提高整體蹲便池的防水效果,該隊進行2次防水保護,進行放水試漏實驗后,確保底層衛生間無漏水現象,再依次進行安裝排污管、回填墊層、安裝蹲便、粘貼地磚、安裝隔斷、垃圾人工外運、現場施工環境清理等后續工作。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廁所改造對員工生活的影響,該公司黨建調度牽頭,提出了采取分類施策、分區域施工、分批次改造的方式進行。對比較容易處理的問題,如門鎖損壞、便池堵塞、長流水等問題,1天內處理完畢;對洗手池水龍頭或者管路損壞等需要相應配件的問題,在2天內處理完畢;對蹲便池堵塞,需要將蹲便池全部打掉重新做防水重新安裝蹲便池難度較大的問題,修繕隊加強組織,專人負責,緊盯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在保障員工生活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克服改造任務量大、時間緊的困難。
經過近1個月的改造,聯建樓廁所已全部正常使用,通風、排水、洗手池等硬件設施全部“改頭換面”,為員工營造了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也為公司整體形象加分點贊。同時,廁所還配備了垃圾桶、掃把、拖布、潔廁靈、消毒液等用品,并且每層安排專人負責衛生保潔及設施維護,保證洗手池內無雜物垃圾、地面、便槽無斑跡,加強了日常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也能及時上報處理。
“在明知任務很臟、很臭、很累的情況下,大家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沒有一絲怨言。”修繕隊隊長陳寧說。
“改造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黨建調度負責人李姣艷說。
“以前這廁所的門、排氣扇好多都是壞的,聽到有人進來就趕緊‘咳嗽’一聲;有些便池排水不暢,甚至有些就是壞的,導致像旱廁一樣,又臟又臭;還有讓人最頭疼的是吊頂漏水問題,上個廁所還得緊防臟水滴在身上,根本沒法用……這次‘廁所革命’可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站在新修好的衛生間前,員工李師傅、杜師傅打開了話匣子……
廁所問題從小處講,事關每個人的權利,從大處講,可以視為測量礦區文明程度的尺子。干凈整潔的洗手臺、重新裝修的吊頂、通風透氣的環境……帶動了員工文明素質的提升,讓員工更有“家”的感覺。
劉寧 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