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個轉型”,狠抓項目建設,靶向施策為企業、項目解決難點堵點問題,金屬增材、非晶帶材、電子雷管腳線及芯片、澳淶塢文化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上馬建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全線貫通……
“全縣經濟發展取得喜人成就,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日前,壺關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壺關縣聚焦打造“三地”目標,把創優營商環境融入抓項目、興產業、促招商全過程,堅持以市場化為鮮明主線,以法治化為基礎保障,以人民滿意為重要標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全力打造政策更優、服務更好、成本更低、辦事更快的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營商環境是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的“催化劑”“助推器”。李杰表示,全縣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項目引著服務走,嚴格落實問題收集、交辦落實、全程代理“三項機制”,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180個重點項目實行全過程周期管理,在一線為企業項目解決困難問題,合力推動新材料產業園、建筑產業園、醫療耗材產業園、1.2億千米金剛石線等重點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立招商引資小分隊,創新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12種模式,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開展招商引資,今年以來,簽約引進項目12個,簽約金額110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是宗旨。李杰表示,壺關縣堅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一業一證”改革,制定出臺《壺關縣創優營商環境80條》《壺關縣優化提升辦理建筑許可營商環境專項改革三十條措施(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實推進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證明“五減”行動,審批事項從269項減少為193項,實行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特別是深化簡政放權,推進開發區“三化三制”“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向開發區下放審批權限82項,基本實現了“區內事、區內辦”,金燁集團、壺化集團、鑫磁科技、壺關高測、太行陶瓷等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持續發展壯大,壺關經開區成為全縣轉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是壺關對廣大企業一以貫之的態度,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主動出擊、聽取訴求,把問題找出來;調查研究、制定方案,把問題解答好。李杰介紹,為高效、精準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壺關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入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開通24小時服務企業熱線,建立常態化座談交流、現場調研、問題解決等制度,定期開展“百家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對項目審批部門民主評議,倒逼“五有套餐”真正落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效激發了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形成了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濃厚氛圍。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李杰表示,壺關縣將以更高標準、更嚴作風、更實舉措,全力打造一流的法治環境、政務環境、信用環境、人文環境、要素保障環境,推動優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落地落實,以高質量營商環境助推壺關高質量發展。(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