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算賬”文化,汲取先進經驗,高河能源機電部通過對標學習“潞安化機一體化融合理念”,借鑒經驗補短板,在部門實施了“T+4”機電管理新模式,全力提升機電管理水平。
“單獨的精益算賬管理提升事例,已經不滿足不斷深入推進精益管理一體化融合的要求,此次對標不同于以往,針對單個事項對標調研,我們通過現場觀摩潞安化機TPM管理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模式下實現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成果,真正明白潞安化機管理理念的先進性,這是一次理念對標,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啟發,回來后,我們吸取化機成功經驗,實施了“T+4”機電管理新工作模式。”機電部部長張凱說。
“T+4”機電管理新工作模式,即在借鑒TPM管理管理的基礎上,從責任劃分、薪酬分配、工藝創新、設備提效四個方面著手,推行一體化融合工作。
在責任劃分方面,在重要設備運行場所,試行設備管理信息公開制度,以展板形式公開設備包機人,人員崗位職責以及安全操作要求,確保設備安全管理責任清晰;在防爆電氣完好管理、皮帶保護安裝試驗等重點安全管理方面,打破以往專業組負責的局面,由部門全體人員共同負責,形成“專人落實、多人協作、集中協調”的工作機制,責任落實到人,作用體現到事,充分發揮科室先鋒作用。
在薪酬分配方面,實行以“工作量+責任心+創新”為基礎指標,以“安全生產+勞動紀律+成本費用”為考核指標,以“完成率+提前率”為激勵指標的薪酬分配體系,活化績效工資,真正實現多勞多得。
在工藝創新方面,堅持實用安全為主,自主開發探索修造工藝革新,如:關鍵軸套、箱體機械部件補焊整形,自制異形非標零件,成套多尺寸驅動聯軸節裝配平臺,推廣多功能檢修車、雙臂作業車等定制創新裝備代替人工作業,制定膠帶、電纜快速修補規范流程延長關鍵材料服役壽命。
在設備提效方面,根據生產實際,開發定制適合自身的專屬設備,同時結合系統環節不斷改造優化,實現采掘、四大件、主運輸、供配電等裝備水平整體提升,保障設備高性能運轉。
下一步,該公司機電部將持續推進“T+4”機電管理新工作模式,找準每位員工發揮價值創造點,不斷增強員工能干事、干成事的積極性,持續發力、守護好設備管理維護“大后方”。(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