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潞安化工集團召開價值創造一體化融合管理現場會后,古城煤礦立即行動,掀起了學習“化機經驗”的熱潮,人力資源部緊緊圍繞薪酬分配“第一要務”,通過現場對標、交流專場學習等方式對“潞安化機”薪酬分配與績效考核兌現等方面,進行深層次“挖潛”,結合自身特點,展開一系列改進提升工作,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效益觀念和“投入-產出”經營理念,跑出更快價值創造“加速度”。
抓好學習教育,取長補短增強本領。人力資源部積極組織學習借鑒化機各系統“定、提、掛、考”的經驗,對照自己現有分配方案,結合自身的特點提煉出一套符合自身薪酬分配改進方案,為2024年薪酬分配錨定新方向。
抓實基礎工作,從嚴從細強化根基。在按照集團公司“五線”(井下一線、輔助二線、地面生產、后勤服務、機關部室)劃分的基礎上,人力資源部進一步細化分類,增加安、瓦類別,將機關部室細化為生產部室和其它部室,實現“5+2”分線別管理。每個部室、隊組重新修訂薪酬分分配方案,加大對標準的制定,使工作“有標可尋,有價可定”,并對標準進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宣傳,使職工心中有“數”,對工資分配心中有“底”。
抓牢“增量”管理,凝心聚力價值創造。人力資源部謀劃建立增量管理體制,開始進行薪酬改革,更改“員工出勤核算”模式為“固定崗位基薪+工作量任務收購薪+臨時承攬工程結算薪”模式,讓隊組自發的參與到薪酬分配中,變“得”工資為“掙”工資,對未完成本職工作量的單位進行考核,考核薪酬進入“增量庫”;對有增量工作單位進行獎勵,獎勵金額從“增量庫”中支取。
只有不斷學習探索,才能不斷進步。人力資源部逐步優化完善古城煤礦的薪酬分配體系,努力營造“人人為成本而算,人人為效益而干”的事業氛圍,極大激發了古城人員活力,形成一股新的強大合力。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