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選煤廠傳來消息,該公司副產品4月份煤泥1#平均灰分為45.83%,煤泥2#平均灰分為50.44%,洗矸平均灰分為73.73%,超過了年初制定的挑戰值。這項數據表明,該公司洗選效率進一步提高,精煤產品穩定的同時,實現資源的有效回收,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余吾煤業公司主要產品為噴吹煤,衡量噴吹煤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灰分、發熱量。噴吹煤在洗選的過程中會產生副產品——煤泥1#、煤泥2#和矸石。副產品的灰分越高,發熱量越低,產品的產率越高。
今年,該公司堅持綠色洗選,從3月份開始,以“提質效、保安全、促生產”為目標,加大對洗選副產品的灰分控制,嚴抓洗選流程管控,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優化,不斷提升洗選效率,實現綠色生產和資源的高效利用。
走進該公司選煤廠主洗車間,浮選機正在將添加浮選藥劑的煤泥水不斷地攪拌、翻倒,只見浮精煤在洗選間凝結在一個個泡沫上,形成均勻的浮精泡沫層,通過浮選兩側的刮泡板分離出來。巡查的工作人員根據泡沫的凝結程度,適時調整藥劑比例,確保每一粒原煤高效洗選。“你可不能小看這個泡沫,它凝結時間的長短,直接關系著浮精煤的灰分。”浮選機司機介紹。浮選需要使用起泡劑和補收劑,根據每一批入浮原煤煤質的不同,藥劑添加的比例也隨之變化。因此,選煤廠在“調”上入手,根據入洗原煤煤質情況,動態調整浮選機參數,通過調整浮選機的充氣量和液位高度,控制調整氣泡大小和數量、浮選時間和流速,確保精煤泥與氣泡充分接觸,提高分離和回收效率。
同時,選煤廠還加大副產品采樣頻次,動態調整洗選工藝參數。“以前我們一個班次副產品只采一次樣,作為指導數據。現在我們每個班采樣2-3個樣,只要發現副產品灰分低,我們會立即查找原因,做出調整。”選煤廠副廠長王亞健介紹。副產品的灰分低,無外乎二個原因:一是現場設備工藝、參數出現問題;二是煤質變化,職工經驗不足操作不當,藥劑配比不合適。在“調”的基礎上,選煤廠優化過程管控,強化現場跟班質量,車間主任查看現場記錄,每班設備參數記錄,藥劑添加變化記錄,同時觀察副產品洗選后尾礦流水顏色,動態調整藥劑配比比例,保證洗選后副產品的灰分達到45%-50%以上。
在何小龍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沓《余吾煤業公司副產品煤質表》,筆者看到,從3月份以來,副產品灰分從平均線較低,波動較大,提升到現在的挑戰值。其中每一個紅筆圈住的數據,都是重點調控設備和洗選過程的具體體現。“我們將洗選過程中收集的數據用于優化未來的重介、浮選的操作。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追溯影響洗選過程及副產品指標的關鍵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何小龍介紹。
通過2個多月的調控,選煤廠總結出:員工的操作至關重要。因此,選煤廠有洗選,必培訓。廠長、黨支部書記、副廠長、車間主任、有經驗的浮選技師經常在洗選現場向員工培訓,他們教司機們如何觀察泡沫的穩定性、設備在哪種情況下應該調整、尾礦槽液位調整的高低程度。“我們都是邊洗選、邊培訓,有時候跟著培訓一個班。”黨支部書記申杰介紹。據了解,選煤廠共有浮選司機9名,2個月培訓約有20余次,職工的現場操作水平均有提升。同時,選煤廠還將浮選回收率、副產品指標與崗位司機的6S考核分值掛鉤,對操作合理、指標控制穩定的崗位職工,每班獎勵分數在10-20分不等,提高崗位職工的主觀能動性。
武越 劉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