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古城煤礦綜采一隊職工齊心協力、爭分奪秒,經過連續15個小時的奮力搶修,N1306工作面后溜三節溜槽的更換工作圓滿完成,確保了礦井正常生產。
原來,就在幾個小時之前,綜采一隊檢修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工作面后溜有三節溜槽幫部被刮板磨透,存在絆刮板、斷鏈的風險。為保證安全生產,綜采一隊隊長對施工步驟、注意事項、人員分工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此次更換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且作業空間狹小,為確保作業安全,該隊提前組織搶修人員學習技術措施對作業環境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力求人人熟練掌握操作要領,熟知崗位作業風險。
“施工前,必須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正常后方可進行施工。同時要提前檢查各類設備及工器具準備是否齊全完好,各地點警戒是否設置到位……”在進入作業現場前,綜采一隊隊長張磊多次強調。
到達作業現場后,大家分工明確,準備作業所需的工器具、為作業現場接照明燈、為消除掉石頭的風險在支架尾梁上鋪網......施工人員加班加點投入到施工一線,不敢有絲毫懈怠。作業期間,該隊隊長書記靠前指揮,緊盯高空作業等薄弱環節,施工人員相互配合、默契協作,嚴格執行開工前安全確認,精細操作,安全高效完成一道道施工工序。
“此項作業的最大難點在于作業空間狹小,同時兩組支架間作為進出溜槽的通道,間距被拉開,因此這兩組支架間和老塘側存在漏石頭的風險。在出第一節溜槽的過程中由于支架間距不夠,機電副隊長陳江波果斷組織大家通過采取蹬側護、打設單體柱等方式擴大支架間距,為后兩節溜槽的進出節約了時間。”綜采一隊隊長向記者介紹道。
7月17日凌晨,N1306工作面后溜三節溜槽的更換工作安全順利完成,舊溜槽也順利升井。聽著零點班開始割煤的“轟隆隆”的聲音,眾人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王亞楠 杜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