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二字,讀起來仿佛自帶一股浩然正氣,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其中,“清”象征著純潔無暇,一塵不染;“廉”則代表著清白高潔,不為物欲所動。在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中,這兩個字凝聚了我們對道德和品質(zhì)的極高追求。
在家庭中,我們教導(dǎo)女兒做事要有原則,堅守底線,不為小利所動。我們告訴她:“貪小便宜吃大虧”,沒有貪欲就不會受騙上當。同時,我們也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她,讓她在耳濡目染中學(xué)會清廉做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愛蓮說》中的一句名言,也是我對清廉品格的向往。在我看來,做人就要像蓮花一樣,雖然生于淤泥之中,卻能保持高潔的本色,不受世俗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努力踐行這種清廉正直的精神。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都盡我所能去幫助他人,盡職盡責,堅守自己的底線。
幾年前,我先生踏入餐飲業(yè),開啟了他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這行當里,他始終堅守著一條原則:誠信為本。無論是店里落下的藍牙耳機、衣物,還是現(xiàn)金、手機、筆記本,他從不貪圖小利,總是第一時間聯(lián)系失主,將失物歸還。為此,他在店里設(shè)立了失物招領(lǐng)處,讓那些遺失的物品有了“回家”的歸宿。他常說:“昧著良心的買賣不做,賺的每一筆錢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想起最近看的電視劇《狂飆》,劇中警察安欣的形象讓我深受感動。以他為代表的一群人,堅守初心,不畏強權(quán),與黑惡勢力斗智斗勇。他們不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而工作,而是為了正義和公平而奮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清廉的含義和價值。
明代的于謙曾言:“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北宋的范仲淹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古人的名言警句,都在告訴我們清廉的重要性。清廉不僅是一種道德要求,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做到清廉自律,才能共同構(gòu)建一個清正廉潔的社會環(huán)境。
清廉不僅僅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我們要在獨處時堅守本心,在聚集時保持清醒,在面對誘惑時能夠果斷拒絕,在面對困難時能夠迎難而上,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我們要將清廉二字銘記在心間,以清廉為鏡鑒照自己的言行舉止,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
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