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礦安全調度深入踐行集團及礦“三會”精神,樹牢“風險可控、事故可防”理念,緊扣“人員、設備、環境”三大安全要素靶向發力,創新構建“警示教育全覆蓋、風險排查無盲區、管控措施再升級”三維防控體系。通過實施網格化巡查與靶向式治理的有機融合,對井下作業面、機電設備、通風系統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隱患整改“三清單”閉環管理機制,將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貫穿安全管理全過程,以“零死角、零疏漏、零容忍”的硬核管控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精準拆彈:立體化防控消解不安全行為
針對易出現的注意力分散、操作規范性下降等問題,安全調度實施預警管理。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動態監測工作面人員狀態,對疲勞作業、站位不當等行為及時預警提醒;對設備空轉、防護裝置失效等隱患實行現場叫停機制,確保問題立查立改。同步推行“班前會講事故”制度,值班主任結合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作業風險,當班班組長對頂板管理、設備操作等環節進行交底,讓安全規范直抵每名安全員。
硬核守護:井下巡查無死角
“邊遠巷道最容易積存隱患,必須走到、看到、查到。”安全調度主任王鵬在S2301回順檢查風門閉鎖裝置。為消除巡查盲區,安全調度全體管理人員實行“分區域包保+動態補位”機制,安全調度各副主任每日攜帶記錄本徒步穿梭于各工作面,對巷道支護情況、皮帶巷托輥狀態、回風隅角瓦斯濃度等關鍵點逐一查驗,重點加強邊遠巷道巡查頻次,在記錄本上用紅筆標注“重點復查區”。針對交接班時段、設備空載期等薄弱環節,采取“錯時巡查+交叉驗證”方式,打破固定巡查路線規律性,讓隱患無處遁形。
責任生根:擰緊現場管理“安全閥”
在井口調度臺,班組長王卓文正向調度室匯報當班安全確認情況:“支架初撐力全部達標,轉載機閉鎖裝置已復檢。”為壓實末端責任,推行“班前安全預想、班中安全互保、班后安全復盤”全流程管控,要求安全員作業前對照“環境管控表”檢查工作面作業環境、作業條件等安全因素,作業中執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交班前則需在調度臺賬上標注本班遺留風險及處置建議,由接班人員簽字確認后方可離崗。
接下來,安全調度全員以“腳板底下查安全”的韌勁踐行“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的安全誓言,為古城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劉婷婷 崔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