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孫甘店鎮孝廉小學體育老師王帆先進事跡,入選《河北青年報》教師節特刊《鄉村體育教師點亮孩子們的成才路》系列專題報道,河北青年報報紙、官方公眾號、視頻號同步刊登。
近期,《河北青年報》特別策劃推出《鄉村體育教師點亮孩子們的成才路》系列專題報道,尋找省內優秀鄉村體育教師,通過報道他們堅守鄉村的先進感人事跡,展現當下體育老師默默奉獻的精神,同時推動鄉村孩子學習健康均衡發展。
“大大咧咧”“嗓門很大”
是王帆給人的第一印象
她是邯鄲市大名縣孫甘店鄉
孝廉小學的一名女性鄉村體育教師
王帆是個“自來熟”
性格外向
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她皮膚很白,身材微胖
由于常年和低年級的孩子打交道
王帆說話時總是會把眼睛笑成一條縫
讓人感到很親切
01
一直都想當老師
沒操場就自己動手畫
王帆是通過特崗計劃考來大名縣的
“因為我本身上的是師范學校
一直都想當老師
畢業以后的第一目標就是先考老師”
2013年考上特崗教師的王帆
來到孝廉小學
“我到這里的時候
孝廉小學還是個新學校
當時連大門都沒建好
老師們的宿舍也都還沒建好”
落后的環境給了這些新人教師一個“下馬威”
“看到這個學校環境以后
真的就是想回家
當時有一個同事報到當天就回去了”
但是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促使王帆留了下來,“我想著我們都是年輕人,投身到教育事業也挺好的,沒覺得太苦,就留下來了。”
王帆幫孩子帶護膝
在孝廉小學建成初期
學校的體育設施都是
王帆和同事自己動手做的
“一開始我們沒有場地
體育項目需要的白線都得自己畫
跳遠的沙坑也是我們自己
拉沙子過來做的”
最難的要數規劃跑道,“學校的操場不能做成一圈400米的標準操場,那我們就把它縮小。每條線的距離都不一樣,我們都是自己計算,再拿著尺子一圈一圈量出來的。”
王帆在給孩子們上課
自己畫跑道這件事聽起來就很復雜
但王帆的語氣里絲毫沒有任何抗拒
反而像一個考了滿分的孩子
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的成就
也正是這種樂天派、不畏艱苦的品質
讓王帆很快適應了鄉村體育教師的生活
02
珍惜每次學習機會
“我得先學會才能教孩子”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每個項目都學了基礎知識
但是每個項目都不精通
“我知道我學的這些知識肯定不夠
我得先學會才能去教孩子”
為了多學點東西
除了利用網絡
王帆還動用了身邊一切人際資源
“我會請教我大學的專業老師,還找過省足球隊的老師學足球,包括我的親戚、朋友,有學相關專業的,我都會去請教人家一些戰術之類的問題。”
不僅自己刻苦努力
王帆還會抓住一切能夠充實自己的機會
有一次王帆去石家莊參加滑雪培訓
其實滑雪技巧在鄉村小學
日常的體育教學中用處并不大
所以很多老師去了一次就不學了
王帆在上課
“但我覺得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王帆對這次培訓有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有機會卻不去學會的話,太對不起我這個職業了。社會一直在發展,雖然現在我們的學生用不到這些,但以后如果孩子們去別的地方,有滑雪的機會,那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去滑,一定很有成就感!”
王帆雖然是一名小學體育教師
但她所考慮的
并不只有學生們的小學階段
作為教師
她希望從孝廉小學走出去的孩子們
都能從自己的教育中終身受益
03
看到農村孩子的閃光點
要讓他們多一條出路
“我也是個農村孩子
學生時期看到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同學
我會有點自卑”
王帆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后來長大了,我覺得雖然自己沒有那么優秀的條件,但我可以笨鳥先飛,勤勞一點,就能把這些都補回來。”
王帆要負責教1—3年級的孩子
體育課上,她會一遍一遍仔細地
教孩子們如何站、
如何排隊、如何跑等
這些最基礎的體育知識
“所有的基礎都要在小學打好
這樣以后他們上了中學才能跟得上”
在王帆心里
她不僅要為孩子們的體育學習打基礎
更要為孩子們的未來打基礎
在王帆的辦公桌上有一本筆記本
上面整齊地寫著訓練、
比賽的計劃和總結
還有一些隊形、站位的簡筆畫
王帆在寫教案
之所以這么努力
其實不只是在履行教師的職責
更因為王帆看到了
這些農村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我們農村的孩子身體素質都特別的好,而且我們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我特別特別希望他們能有多一些參加比賽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被發現、被選出去,上一個好學校。”
體育改變了王帆自己
所以她也期望體育可以改變
孝廉小學的這些孩子
孩子們在上體育課
事實證明王帆是成功的
她帶的第一屆孩子里
有些人已經考上了大學
如今還時常會回來看望王帆
王帆不僅憑借努力
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還帶著孝廉小學的孩子們一起
獲得了許多榮譽
大名縣第三屆冰雪運動會
輪滑比賽團體第三名
中小學生體育節足球聯賽
大名縣小學女子組第一名
中小學生體育節足球聯賽
大名縣小學男子組第三名……
在王帆的帶領下
孝廉小學的孩子們正在通過體育
去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未來
除了努力教好學生
王帆還要去做學生家長的工作
“因為很多家長常年不在家
對孩子的情況都不了解”
王帆會一個一個去溝通
“我會告訴他們他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比如足球踢得多優秀
家長的反應都是‘是嗎?
我都不知道孩子在家是這樣的!’”
利用課后的時間
王帆會一個一個去和家長溝通
“尤其是那些體育成績比較好的學生
他考出去之后的成功率會很大
所以我一定要跟家長慢慢地溝通好”
04
是老師也是母親
王帆今年31歲
在孝廉小學任教已有10年
這10年里她只有每周末可以回一次家
而她的孩子今年才4歲
“每次晚上孩子要睡覺的時候
你都能明顯感覺出來
她知道你第二天就要走了
有時候她會緊緊抱著
你的胳膊說‘媽媽你不要走’”
王帆說起自己的孩子
笑容比說起學生時少了一些
三四歲的小孩一天一個樣子
她卻只能在周末短暫地陪一陪孩子
“我只能跟孩子說
媽媽要去上班
以后你長大了也要工作的”
王帆每次都忍著不舍和孩子講道理
雖然和孩子、家人常年聚少離多
但王帆從不曾有過
離開孝廉小學的念頭
“我覺得作為一個女性,不可能一輩子都投身在孩子和家庭上,你要有自己的興趣和事業。”
說到底
王帆心里對于教育事業
還是有著一種敬畏之情
“我學了體育、上了大學
那我施展的地方在哪兒
所以我覺得不能只留在家里
在工作上我會更出色
有工作我也會更自信”
王帆
王帆熱愛體育教師這個身份
但她不只是學生們的老師
有時候更像是孩子們的家長
除了學習
她更加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有時候農村孩子的心理會成熟得比較早,他們的父母大多不在身邊,所以我會想著從心理上多關心關心他們。”
說起這些
王帆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因為我的孩子現在也算是留守兒童
所以我其實更能體會到他們的那種心理”
王帆的關愛也換來了學生們的回應
“有一回我沒休息好
眼睛有點腫
有一個學生就給我寫了個小紙條
問我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
是不是哭了”
談起學生的懂事
王帆特別欣慰
談及未來
王帆的教學計劃排得滿滿當當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田徑方面的訓練
同時足球、輪滑的訓練也不能停
我們每年都要被體校選拔走一批學生
所以我們要在這些方面繼續努力”
王帆就像她名字里的“帆”字一樣
像一艘雖有風浪但永遠勇往直前的船
這艘船會帶著鄉村小學的孩子們
一次又一次出海去看最美的風景
(賈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