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境外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據世界衛生組織4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外新冠確診病例已達到近153萬例,這讓我國各地外防輸入任務更加艱巨繁重。
3月底,邯鄲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形勢研判分析會,強調全市上下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及時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應對舉措,堅決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嚴密防線,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要毫不松懈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全面精準建檔立卡,完善數據共享、信息通報和入境人員核查機制,嚴格落實全流程閉環式管理,做到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確保有效管控、不出紕漏。要精準精細落實各項管控措施,超前做好離鄂離漢通道全面開通后的防控工作,高度關注無癥狀感染者的排查和防治,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頑強的意志、更加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近日,記者探訪了邯鄲市多個交通“要道”,了解他們如何做好境外返邯人員服務,全力阻擊境外疫情輸入。
機場:嚴防死守出“狠招”
“請站在黃線那邊,不要著急,一個個來”、“不要擁擠,保持距離”、“提前出示下身份證”……4月10日12點8分,從深圳飛往邯鄲的飛機落地,當旅客陸續來做入邯檢查時,工作人員一遍遍地提醒他們請保持距離、主動配合。
記者看到,這里的“工作人員”來自三個部門:公安、機場和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
“大體來講,三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分工也有不同。公安民警負責查驗身份信息,重點篩查‘近期是否有境外旅居史,近期是否曾有過發熱情況,以及近期是否曾是確診、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則是穿戴好嚴密的防護用具后,近距離的為旅客測量體溫;機場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引導服務,配合民警、醫務人員做好檢測,并負責聯系相關單位……但是一旦出現特殊情況,比如有境外返邯、發熱等情況,大家也都是通力配合。”機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看到,在現場有多個檢測流程。第一是公安的證件檢測,重點篩查‘近期是否有境外旅居史,近期是否曾有過發熱情況,以及近期是否曾是確診、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旅客需露出面部,并刷身份證后,如無異常才能通過;第二是門式測溫儀和低溫成像儀,進行體溫測量;第三是醫務人員手持測溫槍,近距離測溫;最后是紅外線人體測溫……通過重重檢測無異常,才可通過。
在深圳飛往邯鄲的航班中,有幾名持臨時身份證的旅客。在測溫過后,工作人員引導其到一旁,填寫身份證號、聯系方式、近期旅居情況等信息。
“如果有發熱情況,我們將把旅客帶到臨時觀察室,再多次測量體溫,排除掉是因為氣溫等環境因素影響外,旅客自身確有發熱癥狀,將通過等候在機場的120救護車,送往醫院進行后續觀察,通過專門的轉運手續和路線,避免與其他旅客發生接觸。”陪同記者采訪的機場工作人員說。
在12點半左右,從深圳來的旅客還剩幾人未接受檢測,從呼和浩特來的航班已落地。只聽到一名民警喊道:“大家注意了,這次航班一名有從丹麥回國的旅客,按照流程全力做好服務。”
對此,機場該工作人員解釋道:“目前,通過公安的大數據,可以事先知道是否有境外旅客返邯,通過什么渠道、什么時間返邯。據我了解,該名旅客是武安市籍貫,我們早已通知武安市有關部門,派救護車來機場將其接到家中。”
據介紹,目前對于境外返邯人員有多個信息了解渠道,除了公安大數據推送、機場護照排查和境外旅客主動聯系機場外,還有邯鄲市各個縣市區政府都會組織街道社區和鄉鎮村里工作人員,挨個入戶排查,務必保證能夠聯系到本人或者家屬,了解其近期行程。
高鐵:有解除隔離證明和健康碼才放行
“我們是從2月28日接到通知,開始統計和管控來邯旅客。最早的時候,從境外來邯的旅客數據較為分散,沒有一個完整的信息渠道,分別有公安、鐵路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境外旅客信息統計。那時,有極個別情況是三個渠道都沒有把信息給我們,為了防止不漏檢一個人,我們會想各種辦法。比如,一旦發現高鐵站外邊有停放的救護車,我們會追問他們來接誰、坐的哪輛車和車廂,有沒有聯系電話。” 邯鄲市高鐵站防控組工作人員楊延軍說,大概半個月后,他了解到,邯鄲市在境外的人都錄入了公安的大數據系統,其他省市籍貫的境外來邯旅客的數據也在系統內。“這樣篩查起來就方便多了,基本上都做到全覆蓋,不漏檢一人。”
楊延軍介紹說:“從2月28日到4月8日零點,高鐵站統計從境外來邯的旅客,有150余人。最早的時候,因為會將通知旅客目的地政府來接,這是因為旅客來邯,不僅是回家,也有許多外省市來找人、經商等。后來,隨著國家落地隔離政策的落實,境外來邯的旅客,基本都經過14天隔離和2次核酸檢測。目前的管理政策是,旅客有解除隔離的證明或者持有綠碼(即健康碼),我們才會放行。如果沒有這兩種,我們還會通知旅客目的地政府,將其接走。”
據介紹,高鐵站每天還會對售票、候車大廳等旅客密集處所進行全覆蓋式消毒,加強重點區域的消毒頻次;如旅客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車站將按照應急處置預案,及時移交發熱旅客等工作。
客運總站:接待境外來邯人數雖少,但絕不掉以輕心
每天早上5點半到第二天凌晨2點,在邯鄲市汽車客運總站的進出口,總能看到交通部門、公安、醫院組成的檢測隊伍。
4月9日9點多,記者來到客運總站進站口,看到有大量乘客在排隊進站。只聽到工作人員一聲聲的提醒聲:“每人保持1.5米間隔”、“請大家自覺接受體溫檢測”“有體溫高的主動報告”……每名乘客進站,都需要通過證件檢測、三道體溫檢測,如無異常,才可進站購票乘車。
劉永賢負責客運總站檢測隊伍的協調工作,他說:“客運總站要求乘客有解除隔離證明或者健康碼,才能乘車。雖然車站接待境外來邯人員很少,但我們時刻不敢放松。除了在檢測時重點關注外,我們還有應急預案,確保不漏掉一人。在車站門口,一直停放著臨時隔離車,一旦發現體溫異常者,會由專人帶到隔離車內,經水銀體溫計測量后仍有發燒現象的,就通知救護車將其帶到醫院,進行后續的治療和核酸檢測。”
劉永賢介紹,這短時間客運總站日均人流量有8千人次,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這讓檢測工作壓力更大。
“我們每天分三班倒,每班有二三十人,每天有著很大的工作量,但都不敢放松。大家還都穿著連體式的防護服,怕上廁所,經常是工作期間不喝水、吃東西。前幾天溫度低,尤其是出站口是通風口,溫度更低,也沒人喊苦喊累。因為我們都是負責檢測的人,如果我們松懈了,乘客更會松懈,不把防控當回事。只有我們檢測隊伍更加認真,守好‘關口’,才能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守護好來之不易的局勢。” 劉永賢說。
邯報融媒體記者 趙正杰/文 周紹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