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按照省教育廳部署,我市53所普通高中學校,近6萬名高三年級學生將在23日正式開學。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明確職責細化措施,并于4月20日至21日,由該局領導帶隊組成十三個督導組,分赴一線,深入指導、全面督查。目前全市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學校順利開學。
為確保學生安全有序入學,各縣(市、區(qū))全部按照要求成立了以黨委、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參與的春季學期開學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了由教育部門、衛(wèi)健部門、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公安部門組成的聯(lián)合工作組,為每所學校指定了定點醫(yī)院、隔離醫(yī)學觀察場所,配備了衛(wèi)生防疫、市場監(jiān)管、公安干警等包聯(lián)人員。
各縣(市、區(qū))教體局和學校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學校主體”責任,對照開學條件核查驗收工作細則30條,制定了較為完善的開學前、開學日、開學后摸底排查、體溫檢測、物資儲備、疫情防控、輿情排除、教育教學等預案和制度,成立了各項專班,按規(guī)程完善了人員、職責和各項制度、流程。
其中,市一中印制了數(shù)萬字的制度匯編,叢臺區(qū)組成的聯(lián)合檢查組對復課工作進行了5次督導,復興區(qū)制定了“1-9-N”的工作措施,廣平縣提出了嚴把開學“九關”方案,磁縣、臨漳等縣(市、區(qū))也結合實際制定了詳細的開學方案。
截止到4月15日,按照屬地,市、縣兩級分別成立的開學條件聯(lián)合檢查驗收組,對全市53所普通高中學校進行了核查驗收,53所學校全部合格。特別是涉縣一中反復演練、細化工作、嚴防死守的高標準、嚴要求的做法被省教育廳在全省通報表揚。市三中、市四中、漢光中學、市二十三中等學校多次承擔全市入學演練任務,不斷完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流程,做到不漏項不缺位。
同時,各學校積極落實學生“五包一”“一生一檔”和教師“三包一”“一師一檔”摸排,強化實戰(zhàn)式培訓演練,細化環(huán)境消毒、飲食管理、物資儲備、教學安排、聯(lián)防聯(lián)控等工作。市三中南校區(qū)將入學演練錄制剪輯成視頻短片,通過釘釘群發(fā)給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有充分準備。曲周一中為防止交叉感染,將全校200個水龍頭進行了編號分區(qū),餐桌貼上學生姓名,行政區(qū)和教學后勤區(qū)分離,對教學區(qū)采用了網絡技術無接觸管理,該縣的經驗被新華社予以報道。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防控物資有備無患,各縣(市、區(qū))積極加強防疫物資儲備,各學校調動一切因素,為開學后防疫物資需求奠定堅實基礎。特別是師生口罩在保證14天用量需求的基礎上,市一中多儲備13萬只、武安一中多儲備14萬只、魏縣一中多儲備12萬只,高中學校、初中學校和中職學校普遍超標準儲備。手持測溫儀在保證每班一個的前提下,隔離衣在保證每天2套的基礎上,加大儲備力度。
在已經完成普通高中學校高三年級聯(lián)合驗收的基礎上,按照省廳5月7日開學的學校,各縣(市、區(qū))將指導初中學校和畢業(yè)年級報名參加高考的中職學校,嚴格按照開學條件核查驗收30條細則進行自查自審。特別是防控物資儲備、防控培訓演練、應急預案和處置等。館陶縣教體局組織1300余名班主任參加了視頻培訓,組織開學復課知識測驗,3000余名教職工參加了考試。市三中印制明白卡,從校長、副校長、處室主任、班主任到宿管員、保潔員、走讀生、住宿生和家長等29類人員實行開學防控流程應知應會全覆蓋。
目前,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備考時間緊、任務重,我市聚全市之力切實保障開學復課和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讓學生在安寧的環(huán)境下學習生活、健康成長。
邯報融媒體記者 劉圓圓/文 郝群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