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張紅軍 趙明 杜世勇)為實現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兩手硬、兩戰勝”,永年區在確保疫情防控不放松前提下,按照為產業“搶”發展,為百姓“搶”生計的工作思路,組織相關部門跟蹤服務,針對企業存在的原材料供應不足、返崗用工難、產品外銷不暢等難題,派專人駐企全程服務,設專班針對企業急需全面解困,疏通人流物流,打通產業鏈條,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區1708家生產企業、3600多家銷售門店和50家物流企業復產復工,實現了標準件產業生產制造、市場銷售、物流運輸、外貿出口等整個鏈條的全面復產復工,全區標準件產能達到100%。
加強領導,統籌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標準件產業作為永年區特色產業,也是全區富民產業, “三十萬人搞生產,十萬大軍出永年,千輛大車搞物流,家家戶戶出老板”是標準件產業的現實寫照。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發生,直接影響著全區緊固件產業發展,如何讓產業復工,穩定就業成為重大問題。為此,永年區成立了標準件行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深入企業查實情、調研座談問良策等形式,制定了《永年區標準件企業復工復產明白紙》,明確了復工復產順序。標準件企業按照績效綜合評價,對1708家企業分成A、B、C、D四類,5個批次有序復工;標準件銷售市場按照市場規模和疫情防控風險程度,分2個批次有序復工;標準件物流根據全國各省份疫情風險級別逐步復工。
跟蹤服務,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如果說制定復工方案開啟了復工腳步,那么如何有序推進和落實,保證“疫情防控不放松”,“企業復工復產不停歇”是一道危機加試題。為此該區緊急部署,部門聯動,凝聚合力。由標發委牽頭衛建局配合,以及企業屬地鄉鎮或園區,重點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驗收,對通過驗收的企業,由生態環境分局和應急管理局強化日常監管。同時,成立工作專班,對通過驗收的標準件企業進行“回頭看”,重點查看防疫措施、人員健康證明、就餐方式等,確保了企業防疫安全。專班推進,全面幫扶。實行“一幫一”跟蹤服務,對提出復工復產申請的標準件企業或物流公司,派專人駐企全程服務,幫助制定相關防疫制度、臺賬,協調500個體溫槍、5萬個口罩、消毒劑30噸等防疫物資,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要素保障,打通阻點。主動與邯鋼、邢鋼及武安部分大型鋼鐵企業對接,根據復產復工標準件企業需求協調相關原材料,確保了企業正常生產需求。此為以標準件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結果為導向,協調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企業爭取到了3億元貸款,通過資產端大力投放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勇挑重擔,打通銷售外運最后一公里
標準件作為“工業之米”,永年緊固件市場份額占到全國的55%,其銷售網絡遍布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鎮,銷售網點達2.5萬余家,成立30家永年異地商會,在加納、南非、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巴基斯坦、迪拜、智利、巴西等國家設立了13家辦事處,永年籍外銷人員達13萬多人。產品銷往全國,并出口美國、歐洲、韓國、日本、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標準件企業復工復產后,如何保證產品能夠順利銷售出去,及時運送到客戶手中。特別是大量外貿訂單企業急需外運,至此該區組織標發委、交通局、發改局、衛健委等由有關部門全程協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主動承擔,出具了道路特別通行證,協調開通了天津、青島等距離永年較近的港口物流線路,并及時聯系已復工復產的物流公司,保證運輸車輛,確保了外貿訂單的及時送達,最大力度為外貿企業減少了損失。
主動介入,切實服務產業鏈條配套
緊固件企業的復工復產全速推進,上下游配套馬不停蹄,永年緊固件作為一條全產業鏈,涉及模具生產、異形加工、成品的表面處理、后期包裝等各個方面,整個產業體系中,都離不開這些配套。又因為模具、異形、以及表面處理園區中有部分南方務工人員,為更好的服務配套,該區特事特辦,成立4個特別服務專項小組,實行1包1制度,針對必須來永的外省人員、技術人員在前期摸排的基礎上,主動對接,實行歸來人員預報備案制,掌握其出行軌跡,聯合疾控中心做核酸檢測以及集中隔離,隔離期間做好物品、手續代辦,真正做到用真心換取信任、用耐心換取理解、用熱心換取支持,很好的促進了配套產業的全力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