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邯鄲:小區 “返舊”?長效管護機制“不答應”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5-11 08:14:13

  小社區大社會,城市老舊小區的“管理難”是眾所周知的“頭疼事”。難在何處,如何破解、變難為不難,防止改造成果反彈,從而實現基層有效治理,是擺在有關單位部門面前的一道現實性課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邯鄲市一些小區以全市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創新出臺長效管護機制,防止老舊小區“返舊”,將老舊小區管理這件“頭疼事”變成了“舒心事”。

  老舊小區管理曾有“四難”

  在采訪中,一些社區工作者反映,老舊小區不僅改造難,后期管理更難。由于老舊小區規模小、收費難等原因,物業公司往往招不來,招來也留不住,改造成果很容易反彈。

  對此,有著近三十年基層工作經驗的叢臺區東柳街道柳西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天河深有體會。他說:“人口底數摸清難、基礎設施維護難、矛盾糾紛化解難、物業管理難,是社區工作者曾普遍遇到過的老舊小區管理難題。”

  李天河介紹,柳西社區共有12個小區,其中11個是老舊小區,大多數是上世紀90年代集資建造的家屬院。這些小區的住戶除原單位的部分退休和下崗人員外,大部分是出租,流動性很強。社區居委會在入戶登統、核驗戶籍、綜治錄入時比較困難。人口“底數”摸不清,給日常服務管理帶來困難,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原先小區住戶每戶每月僅僅出資幾毛錢,只能用來低價聘請一名環衛工清掃日常生活垃圾,基本不可能拿出資金來維護基礎設施;在社區管理之前,老舊小區大部分處于無人管的“真空區”,無物業、無業委會,小區居民的自我治理和維權意識又淡薄,矛盾發生后往往得不到及時解決;還有普遍“不繳費”造成的物業管理難。“之前,我們社區曾先后聯系協商過多家物業公司,人家一聽到是老舊小區,就表示不愿接收管理。”他說。

  “物業+家政”,讓社區服務無縫隙

  4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已改造完成的柳西社區桂花苑小區,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的街道、茂盛的綠植、美觀的墻畫、別致的青瓦墻頭,小小的院落頗有徽派風格。

  65歲的居民趙美英已在桂花苑生活了幾十年,提起如今的小區,她贊不絕口。“如今住的可舒心了,不僅小區改造得漂亮,社區還引進了物業和家政公司,自己家有事給他們說了后,基本上都能得到解決。我們這些上歲數的,都很感激老舊小區改造這個政策。”

  李天河介紹,在小區硬件改造完后,為鞏固效果,社區首先引進思博物業公司進行日常管理。但在物業公司日常運營中,李天河發現,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止步于居民的家門外。

  “桂花苑共五棟樓,198戶,其中50%以上的人口為老年人,對于養老與家政服務的需求極大。”李天河告訴記者,有些老年人遇到急事,常常高價聘請家政人員前來服務。“看到這個,我就想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引進家政公司?隨后我們引進了一個家政公司,讓物業和家長聯合辦公、聯合服務、聯合建制,物業家政管理服務中心,全面負責居民家里家外的各項事,為居民開展無縫隙服務。”

  記者了解到,該小區物業家政管理服務中心開通了專門的聯合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接受服務需求和客戶投訴,聯合處理各類矛盾糾紛。并針對小區內待業、失業、就業困難人員和在社區內的流動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進行登記,在用工問題上,堅持優先吸收、培訓、安置小區內的待業、失業、就業困難人員和在社區內的流動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兼顧社會招聘有經驗的保潔員。同時,對小區內殘障人員、失獨家庭、70歲以上獨居老人進行基本信息登記,發放帶有幫扶對象照片和信息的幫扶卡,開展一對一重點幫扶服務。

  “下一階段,隨著其他10個小區改造完成,我們也將陸續推廣‘物業+家政’服務模式,確保改造成果不反彈。”李天河說。

  居民參與,共治共建共享

  小區怎樣改造,由居民說了算;改造中的招標代理公司,由業委會選定;改造竣工驗收時,得有居民代表參加,且須進行小區居民改造滿意度測評,滿意度低于80%的,不得驗收,繼續改造完善;改造完成后,由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管理……讓居民廣泛參與小區改造及后續的長期管理,是叢臺區柳頤社區滏山花園小區的“秘訣”。

  近日,記者在該小區見到了柳頤社區黨支部書記耿志敏和小區居民代表、業委會主任李學光。

  “從垃圾成堆、雜草叢生、臭氣熏天、偷盜多發這樣一個臟亂差的小區,到相對穩定、環境優雅、管理有序、業主安心的精品小區,滏山花園的轉變來之不易。這些變化,除了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廣泛參與。”耿志敏說,該小區相比其他老舊小區比較“年輕”,始建于2000年,有六棟住宅樓,居民約1400人。改造前就有物業和業委會,但因為虧損,幾家物業公司都選擇退出,且原先的沒有作為的業委會形同虛設,居民和社區都對其極不滿意。她表示,社區人少事多,代管小區經常力不從心,還是得發動群眾自治。在社區的指導幫助下,該小區先選出六棟樓的樓長,再挨家挨戶走訪業主,最終成立了現在的業委會。

  “想帶動群眾參與比較困難,為了發動群眾,在管理過程中,像挖樹坑、栽樹、收物業費這些事情,都是業委會成員集體去做。居民看到你真心辦實事,小區環境也確實在變好,也就慢慢地主動參與進來。”李學光說,不僅是小區改造,在疫情到來后,滏山花園小區在2月7日晚上,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帶著小區黨員和青年居民,在小區配合相關單位把好小區大門。

  李學光告訴記者:“我們業委會的口號和目標是,‘讓居民做主人,不做看客’。如今,居民主動參與改造和管理的意識強了,小區管理容易多了。4月23日,因為小區路面要硬化鋪瀝青,小區內500多輛車兩天時間不能進小區。我們通知時,原以為會遭到部分居民反對,沒想到,到現在都沒聽到一句怨言。”

  紅色物業:把黨旗插在物業管理第一線

  “僵尸車沒人開走?找紅色物業聯盟”、“又有居民不交物業費了,找找紅色物業聯盟”、“居民和物業工作人員鬧矛盾了?找紅色物業聯盟”……在邯山區仁達名苑小區,小區有事找紅色物業聯盟,已成了居民的習慣。

  3號樓居民馮培雨告訴記者:“原先小區經常有盜竊行為,像3號樓一共有12間地下室,一天晚上被偷盜了8間。大家就找到紅色物業聯盟反映情況,后來門禁、攝像頭都安裝了,現在感覺安全多了。”

  不僅是居民,紅色物業聯盟也深受物業公司歡迎。仁達名苑物業經理曹紅霞說:“以前,居民和物業很多時候關系緊張,物業也感覺‘勢單力薄’。如今,有基層黨組織、小區黨員、居民代表一起管理小區,感覺輕松多了。有些事,比如亂停車,物業說了居民不聽,可讓鄰居跟車主說一下,很多時候就管用了。”

  記者從市房管局了解到,所謂紅色物業,是邯鄲市為解決小區物業“失管”及物業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探索建立的基層黨組織引領下的物業管理模式;紅色物業聯盟,是指由社區居委會、物業、業委會交叉任職組成的小區管理聯盟。具體而言,對有物業的小區,通過黨建引領、黨組織介入交叉任職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對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社區建立“紅色物業服務站”,通過街道統籌、自治管理、社區兜底的方式,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基本的服務內容管起來,使所有老舊小區改得好、群眾滿意、組織放心。

  《邯鄲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方案》也提及積極探索“紅色物業”、星級評價體系等有效管理模式,力爭在后期物業管理上實現突破,讓老舊小區改造得好,保持得住。

  邯報融媒體記者 趙正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色福利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在人线放午夜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