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獨行俠,不孤單——記邯鄲籍非公醫生盧霞的援鄂故事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5-12 15:46:36

  在邯鄲市的援鄂醫護人員里,有一位來自北京的邯鄲籍女醫生盧霞,她克服重重困難,自愿去武漢與來自不同省市的非公醫護人員組成臨時醫療隊,從康復驛站轉戰首佳耳鼻喉醫院,連續奮戰31天,讓自己的青春在大愛的抗疫路上綻放。

  帶著“鋼板”“鋼釘”去援鄂

  盧霞是北京永貴康來診所的內科醫生。去年2月1日,她意外摔傷,回到老家邯鄲,在市骨科醫院進行手術。因為傷勢較重,骨科醫生在她折斷的左鎖骨上用5顆鋼釘和一塊鋼板來固定。“你還年輕,骨頭需要生長!”醫生囑咐她今年2月初來做拆除固定的二次手術。

  但今年初的一場疫情,推遲了盧霞二次手術的時間。滯留在邯鄲家中養病的她,出于職業的敏感,始終關注著武漢抗疫進展。看到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消息,她再也坐不住了,托朋友、找關系,想盡辦法要幫疫區做點事情。經朋友介紹,她加入一個援鄂醫療微信群,認識了很多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當得知武漢各醫院缺少醫療物資,她便發動親朋好友募捐醫療物資,寄往疫區。

  盧霞的善舉打動了群里的武漢人,他們不斷給她搜集著招募信息。3月6日,一位武漢醫生告訴她,“邯鄲市口區剛建起一所康復驛站,現急招醫護人員。”盧霞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聯系上武漢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人。經過身份核實、資質審查后,她應征成為一名援鄂醫護志愿者。

  得到武漢方面邀請的回復,盧霞高興極了。可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丈夫劉戰勝的時候,卻遭到他的反對。“援鄂醫護志愿者?我怎么沒聽說過。”丈夫劉戰勝擔心地說,“不管是真是假,你身上還有鋼板和鋼釘沒拆除,我不同意你去!”

  盧霞理解丈夫對自己的關心,解釋說:“我是醫生,救治病人是我的職責所在。”盧霞簡單收拾下隨行衣物,拿了幾包口罩往行李箱一塞,隨后對丈夫說,“不管怎樣,我意已決,你送我去高鐵站!”

  妻子堅定的話語和強烈的責任心打動了丈夫劉戰勝。3月6日上午,劉戰勝親自開著車,送妻子盧霞到了邯鄲東站。“你丟下兩個孩子就不管了嗎?”臨別,劉戰勝再次勸她留下,但倔強的盧霞毅然走進車站里。

  曲折的援鄂之路

  “我去武漢的過程還是挺曲折的!”盧霞說,“那時根本沒有直達武漢的列車,只能采取‘迂回戰術’,買‘邯鄲至長沙’的票,到武漢站下車。”

  剛登上高鐵列車,盧霞就主動找到列車長,要求提前在武漢站下車。“你可考慮好了,下了車就不允許再上了!確定武漢有接收單位嗎?”列車長擔心地問。當得知盧霞的援鄂志愿者身份后,列車長肅然起敬,同意在武漢站短暫停留送她下車。

  3月6日下午2時,盧霞踏上武漢的土地。她放眼望去,感觸頗多:“原來美麗的江城,‘九省通衢’之處,如今變得好安靜,靜得就像步入了‘海市蜃樓’。”在站前廣場,武漢口區防控指揮部負責人開著車,親自迎接這位遠道而來的“獨行女俠”,并安排她和沈陽非公醫療隊下榻同一賓館。

  經過短暫休整,7日早上7時,作為唯一的邯鄲籍人士,盧霞和沈陽的10多名非公醫護人員,組成志愿者醫療隊,進駐昨日剛改造好的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康復驛站。隨著武漢醫護人員加入,他們這個醫療隊最終擴充到24名成員,正式定名為“華夏援鄂醫療隊”。因為隊長姓艾,所以他們自己起的名字叫“愛之隊”。

  “我們負責給驛站里684名治愈留觀人員提供診療服務,工作一點不輕松。”盧霞說,這些留觀人員都是新冠康復期患者,隨時有轉陽風險,而且伴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還有很多心理障礙患者。醫護人員不僅要承擔他們的健康監測和基本醫療,還要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幫助他們購買相關藥品。

  “雖然很累,但成就感滿滿的!”盧霞說,當他們這些白色“太空人”排著隊進入隔離區時,留觀人員像見了救星般撲過來,圍著他們問長問短。“其實大部分人病情不嚴重,只是長時間在全封閉環境下生活,特別想找人傾訴。”盧霞記得剛來時有一位留觀人員并沒有臨床癥狀,卻不停找她做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各項指標無異常。盧霞說:“她其實就是想找我聊天。”從此,碰到類似的留觀人員,盧霞總會通過交談的方式,主動當他們的“心靈保姆”。除了聊天,盧霞和隊友還利用發放鮮花、做游戲等心理學手段,緩解留觀人員的心理疲勞。

  “我們每天工作將近12個小時,但因為工作忙碌,反而覺著時間過得很快。”盧霞說,“武漢多雨的天氣還是給我帶來一些麻煩,傷處時常發生隱痛。但這都不算什么,一忙起來就都忘了。”

  “就是下了班,我們也不得閑。”盧霞說,一些留觀人員要了她的微信,到了晚上,他們情緒出現波動,就會給她發微信。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盧霞都會認真回復。“但也有特別難勸說的。”盧霞記得,一天晚上,微信里莫名其妙收到1000元的微信紅包。這是一位女留觀人員發來的,她說,要感謝盧霞的精心照顧。該女子一再要求盧霞收下紅包,當遭到拒絕后,女子情緒非常激動,認為盧霞看不起她。盧霞一直勸說到次日凌晨3時,才安撫住對方情緒。

  除了照顧留觀人員,這個志愿者醫療隊還要承擔起募捐防護物資的工作。因為康復驛站剛建不久,防護物資緊缺,盧霞和隊友通過各種關系尋求支援物資。經過努力,愛心人士、社會各界捐助的防護服、酒精、口罩等醫療物資源源不斷運來,多出的物資,他們還會捐給其他醫院。

  康復驛站還有21個因封城滯留武漢的消防官兵。

  他們特別想為驛站做點事情,但因為沒有受過病毒防護的培訓,好些隔離區的工作,他們干著急、幫不上忙。一天,消防隊隊長找到醫療隊,希望派個人給他們培訓一下防護技能。盧霞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她利用下午時間,教授消防員穿脫防護服、七步洗手法、個人消毒等知識和技能。消防隊長把她的講課內容錄成小視頻,傳給每個隊友,讓他們反復學習觀看。培訓后的21個消防員,馬上承擔起修理水電、巡查、轉運病人、搬運物資等重要工作,成為醫療隊的得力助手。

  3月29日,隨著最后一批91名留觀人員離開,這所康復驛站于當日關閉。他們醫療隊醫務人員實現了零感染。疫情還沒有結束,盧霞和部分隊友又轉戰武漢首佳耳鼻喉醫院康復留觀點,繼續從事醫護工作。截止到4月3日,首佳耳鼻喉醫院共接受疑似及確診病人110名,其中轉方艙14人,轉定點醫院16人,居家隔離39人,康復觀察在院16人。

  “聽我說謝謝你”

  “送給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4月3日上午,即將告別武漢返程的盧霞和沈陽、承德等地的隊友,收到了特別的禮物。這一天,留觀點的康復人員和當地醫護人員,用手語歌《聽我說謝謝你》給他們送行,表達了對盧霞等8名醫護人員的深深感謝和敬意。大家彼此擁抱,哭紅了眼睛,久久不愿分開。盧霞邀請武漢指揮部領導、留觀康復人員、隊友還有武漢同事在她的防護服上都簽上名字。她說,要把這些簽名帶回家,永遠珍藏。

  4月7日,經過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盧霞獨自返回邯鄲。經過14天的隔離觀察,4月23日,她住進邯鄲骨科醫院,并于26日拆除了左鎖骨上陪伴她一起援鄂抗疫的“鋼板和鋼釘”。5月10日,她在自己家中做了最后的拆線手術。

  “回來后,最大的欣慰就是家人的諒解!”盧霞說,剛去武漢時,母親為我擔心,丈夫埋怨我遇事不和他商量。現在不一樣了,母親天天為我做愛吃的美食,丈夫和兒子都夸我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除了家人的諒解和稱贊,武漢的戰友和治愈患者也沒有忘記她。“消防隊員給我寄來整箱‘周黑鴨’!患者更令我感動,他們寄來大量感謝信還有武漢土特產!”盧霞笑著說。

  “心若向陽花自開”,作為非公醫療機構的志愿者,他們雖然沒有收獲太多的掌聲和鮮花,抗疫之路充滿曲折波瀾,但他們的大愛與擔當精神卻因“發自內心”而變得更加醒目、強烈!

  邯報融媒體記者 劉昆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亚洲狠狠狠狠狠2021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