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通訊員沃倩倩 齊雄)抗戰地圖、長槍短炮、電臺……在八路軍一二九師花駝村兵工廠博物館里,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一件件稀有的老物件,把人的思緒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人不禁深刻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并從中汲取前進力量。
花駝村座落在天寶寨半山腰處,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平均海拔700余米,是河北磁縣地勢最高的村落,俗稱“天尖村”。由于該村地勢險要,山高林密,群眾基礎好,抗日組織在花駝村秘密建立兵工廠,是一個完整的武器生產、后勤物資生產和軍糧供給中轉站。在劉少奇、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帶領下,兵工廠主要生產機槍、手槍等武器和軍衣、軍鞋、毛巾和肥皂等后勤物資,兵工廠機器設備由劉少奇同志從六合溝煤礦運至花駝村,一時間這里成了根據地內有名的“軍工專業村”。人們還喜歡稱呼它為“山尖上的紅色兵工廠”。
兵工廠當時有工人266人,工廠車間占有民房245間,兵工廠在花駝村七年間,始終沒有遭到敵人的破壞,為革命抗日工作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1943年下半年,由于戰爭需要,兵工廠才由花駝村遷往涉縣西達,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涉縣西達兵工廠。據記載,花駝村兵工廠是當時太行山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冀南第一兵工廠”。
現如今,這里不僅有保存較完好的古宅院、古街道,還有大量抗戰時期八路軍129師兵工廠遺址。當時的肥皂廠、被服廠、槍械廠、地雷廠、毛織廠、軍工食堂等分布在村內各處院落和古廟宇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那段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磁縣在花駝村建設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兵工廠博物館,陳列抗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與史料。
博物館項目作為磁縣旅發大會的景點之一,對花駝村現有的16個紅色遺址整合打造成天寶寨景區花駝村129師兵工廠博物館。主要包含花駝村村委會的改造、對紅色遺址進行修繕、區域內現狀道路、場地及其他設施進行修繕。收集保護與花駝村129師兵工廠相關的革命文物,安置一座紀念碑。
總館是村莊入口的主要標志建筑,為花駝村紅色文化、兵工文化的總體介紹、紅色文化講解互動中心、紅色影片播放中心、紅色文化研究中心。12個分館分別在其遺址的基礎上保持原狀,個別破損地方進行修繕,主要展示相關器物,介紹花駝村的紅色歷史、村莊的整體情況、歷史背景和抗戰的軍工部分。分館之間通過地道、連廊和指示牌相連通。項目全部修建完成后,將使磁縣天寶寨景區花駝村129師兵工遺址建筑物形成一個整體,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及紅色旅游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屆時,漫步花駝村中,在高低錯落的小巷踏著青石板,一幢幢石頭砌成的老屋,仿佛都在述說那段紅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