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傳承家風家訓,倡樹文明新風,激勵和引導全市廣大家庭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從即日起,市文明辦將開展文明家庭家風家訓展播活動。
侯亞萍家庭
家風家訓
忠于國,孝于親
愛于崗,敬于業
睦于家,善于鄰,乃和于天下
魏縣環保局侯亞萍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是一個熱心公益的軍人之家。丈夫張貴林是一名武警軍人,夫妻二人結婚十幾年以來,團聚的日子不足一年,但侯亞萍充分發揮出愛國擁軍的良好品格,主動擔起養育孩子和照顧老人的重擔。在妻子的支持和理解下,張貴林在部隊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被評為優秀機關干部,其單位被評為先進中隊。2019年,侯亞萍作為最美軍嫂“時代新風”宣講團成員赴中部戰區以“紅色家風進軍營.共敘軍民魚水情”的家風宣講報告,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評。侯亞萍在工作崗位上同樣盡職盡責、甘于奉獻,在被外派執行檢查任務期間,她將上學的孩子托付給鄰居照顧40天,毅然決然投入工作。侯亞萍家庭從事公益十余年,經常深入老年公寓、鄉村開展助老活動,資助西藏貧困學生20余名。
郭令霞家庭
家風家訓
家和萬事興
曲周縣康樂養老服務中心郭令霞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十分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扶弱濟困、樂善好施是這個家庭的良好家風。郭令霞夫婦創業17年以來,先后收容10余名流浪兒童,為200多個困難家庭免收或減免醫療費用,深入到200多貧困戶家中開展義診和義務勞動。夫妻二人創辦康樂養老服務中心,醫學出身的郭令霞經常以單位為家,視老人如親人,先后貼補資金100余萬元,用于購置生活用品和文娛設施,50余名孤寡老人養老院其樂融融地安享晚年。郭令霞還是一位熱心“紅娘”,她曾促成3對單親家庭孩子和3對老人的姻緣,自掏腰包數十萬元,為單親孩子買車、房,安置就業,幫助一個單親家庭償所欠外債,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申敏家庭
家風家訓
修身心 立人品
尚禮儀 孝致祥
敬宗親 睦相鄰
講誠信 慎交友
冀南新區稅務局申敏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是一個軍人之家,“藍色和綠色”是家庭的名片,擔當奉獻、敬業實干是家庭的家風。申敏身著藍色稅服在家鄉為民收稅,丈夫武亞隆身著綠色迷彩在軍營保家衛國,夫妻二人聚少離多。申敏的婆婆何鳳英勤勞善良,女兒武玥溪活潑懂事,為了給夫妻二人減輕工作壓力,婆婆將孩子盡心呵護長大。“夫妻互勉共進,婆媳互愛融洽,稅務藍+迷彩綠”兩種顏色、四個人,組成了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深受同事和親戚鄰里的稱贊與好評。
赫俊霞家庭
家風家訓
言語文明,團結友愛
遵紀守法,誠實守信
尊老愛幼,勤儉持家
愛黨愛國,愛崗敬業
邯山區農林路街道百樂苑社區赫俊霞家庭是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郝俊霞和丈夫蔡和軍都是一名老黨員,犧牲小我成全大家是這個家庭的家庭美德和突出特征。在疫情期間,郝俊霞的姐姐、弟弟先后離世,她顧不上親人離去的悲痛,今年64歲的郝俊霞在老伴的默默支持下,至今仍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丈夫蔡和軍是一位退休老校長,為了支持妻子的社區工作,他放棄高薪聘請,在家照顧家庭,并且在妻子的影響下成為社區志愿者,參與到社區防控中。赫俊霞非常注重家庭和睦,與女兒女婿外孫在一起生活十年間沒有發生過不愉快,夫妻二人經常教育子女要愛黨愛國、愛崗敬業,女兒女婿雙雙在各自崗位取得好成績,受到同事和領導的一致稱贊。郝俊霞的事跡于2020年2月24日被《學習強國》刊載。
王蕾家庭
家風家訓
家風家訓,與人為善,嚴己寬人
市中心醫院王蕾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王蕾在疫情發生后,舍小家為大家,主動請纓參加河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帶隊中心醫院援鄂醫護人員于年初二奔赴武漢。在武期間,王蕾帶領檢驗組主動承擔起發熱門診化驗白班和住院部化驗室夜班任務,她帶領團隊實現了檢驗工作的“三零”目標,即檢驗數據零差錯、報告零延誤、人員零感染。王蕾在武漢的50多個日夜,家人的大力支持讓她可以勇往直前,母親韓香芹是一名退休職工,疫情期間多次協助居委會承擔起社區防控工作。丈夫李小劍主動承擔起家內大小事務,將家庭安排的井然有序。兒子李一辰繼承了王蕾的醫者仁心和擔當盡責,在學醫道路上用實際行動讓母親放心。
呂雪芳家庭
家風家訓
老實做人,踏實做事
崇德向善,先人后己
復興區百家村街道鋼三社區呂雪芳家庭是河北省最美抗疫家庭。這是一個全員參戰抗擊疫情的家庭。作為社區黨支部書記,戰“疫”打響后,呂雪芳同志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用年近六旬的身軀筑起抵擋疫情的銅墻鐵壁,護佑著身后七千余名居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她病倒在一線的的先進事跡被學習強國平臺、經濟日報、人民法制網、邯鄲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她的丈夫扛起照顧年邁雙親和年幼孫子重任,積極推動租賃企業復工復產;兒子兒媳主動承擔社區信息統計工作,制作數據模型,通宵達旦;女兒默默替支援武漢的醫生解決孩子獨居吃飯難題,連續50余天送菜送飯,一封來自武漢的感謝信揭開謎底,播撒愛與溫暖;女婿是現役軍人,數年如一日守護萬家燈火,放棄難得團圓。家國情懷,無言大愛。
宋方家庭
家風家訓
孝順父母,互敬互愛
誠實守信,勤儉持家
磁縣公安局宋方家庭是河北省最美抗疫家庭,是一個同披藏藍,并肩戰“疫”的雙警家庭。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妻子宋方是磁縣高速西檢查站帶班長,不畏艱難、不辱使命,在衛健、交通等部門的配合下,對下高速的所有車輛和人員進行身份查驗、體溫測量和登記勸返工作。丈夫尹海濱是京港澳高速磁縣東口檢查站站長,自大年初三上崗以來,沒有休息過一天,帶領巡警、交警、醫務、交通等工作人員對過往的全部車輛及駕乘人員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每天都堅守在崗位一線。縣公安局黨委考慮到宋方是雙警家庭,將她從一線卡口抽回車輛安檢組,負責各安檢站的情況匯總、數據上報、后勤保障工作。疫情期間他們始終默默奉獻在抗疫一線上,其事跡在《中國婦女》刊登。
高懷彪家庭
家風家訓
孝敬父母跟黨走
踏踏實實永向前
邯山區邯鋼路23號院高懷彪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是一個崇尚紅色革命宣傳,熱心調解居民糾紛的志愿者家庭。高懷彪是129師八路軍后代,25年如一日扎根社區服務,自發進行紅色革命宣傳、義務調解居民糾紛、帶動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連續多年在邯鄲電視臺《文江幫忙》欄目中深入區縣、街道調解民事糾紛,同時幫助居民解決生活問題,被稱為轄區居民的“幫大哥”。他與老伴為轄區每月更換十余塊黑板報,經常宣傳黨的政策,舉辦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事跡巡展,用紅色文化感召轄區居民牢記歷史,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高懷彪和老伴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攻堅戰中。
胡芳芳家庭
家風家訓
屋寬不如心寬
磁縣稅務局胡芳芳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家庭成員7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丈夫趙巖和公公趙子兵均為普通工人,小叔子聾啞人,婆婆張清葉和84歲奶奶孟先茹務農在家,女兒趙悅然5歲。趙巖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還有一個聾啞的弟弟需要照顧,善解人意的小芳對趙巖說,愛可以化解一切困難。婚后第三年,丈夫八十多歲的奶奶忽然得了腦梗,康復過程中又不幸摔傷腿,時刻離不開人照顧。為了分擔公婆的壓力,也為了一家人互相照顧,一直租房住的小兩口,努力攢錢終于在城里買了房,并且把奶奶、公婆和小叔子從老家接到城里居住。全家七口人現居住在一間88平米、兩室兩廳的單元房,一家人互相謙讓,互相包容,團結鄰里,助人為樂,熱心公益。
王巧梅家庭
家風家訓
百善孝為先
臨漳縣河北萬江集團王巧梅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熱心公益,社會責任感強。王巧梅和丈夫薛海山秉承“家和出凝聚力,出親和力”的理念,攜手創業、互敬互學,依靠不懈的努力將企業發展成為擁有資產近十億、員工200余人的集團公司。夫妻二人孝敬老人、四老康健,陪伴兒女、兒女成材,為國家軍隊建設培養輸送了人才。工作之余,夫妻二人奉獻愛心、回饋社會,為家鄉修路、災區捐款、連年救助貧困兒童上學和救助貧困家庭和孤寡老人。此次疫情期間王巧梅家庭為臨漳縣紅十字會第一時間捐款10萬元用于一線防疫人員并慰問其家屬,出資10余萬元為小區、工程工地和學校安裝防疫溫度門和電腦測溫儀,協調縣女企業家協會為社區群眾義務理發,為值班崗點送早餐等,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