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通訊員沃倩倩 齊雄)“滿城擁翠滿城香,一城風情一城春。”走近河北磁縣,所到之處,無不蕩漾著令人陶醉的綠意,無論鄉村公路還是縣城街道,到處是綠樹成行;無論農家庭院還是縣城公園,遍地是芳草如茵……這是磁縣大力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推進磁縣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城鄉森林總量,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磁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遵循“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進人民福祉為目標,以擴大綠化總量、提升綠化質量為重點,充分挖掘磁縣資源特點和人文底蘊,逐步建成生態安全、文化祥和、生活富足的綠美磁縣。
“從縣城到鄉村,從通道綠化到農田林網,現在我縣的生態環境變化太大了,每天早起去如意湖公園散步,眼前一片翠綠,讓人心曠神怡。”家住幸福城小區的王先生不禁感嘆,現在我們的城市變綠了、變美了,空氣更加清新了,“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的畫面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里。
“創森”不僅要干好干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更要干出特色、干出亮點。磁縣結合實際,明確創建責任單位任務和目標,以高標準編制“創森”造林規劃,以森林網絡建設為重點,統籌安排全縣“創森”工作,并對技術操作標準、苗木規格、綠化效果提出明確要求。
磁縣在城區綠化上,加大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建設。山區綠化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飛播造林相結合,充分利用林地的自我修復和更新能力,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采取造林綠化、轉型利用、自然恢復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恢復原生植被。實施環城生態圈建設,建設環城林帶,在主城區四周300米范圍內宜綠化地段全部綠化,依托環城原有的滏陽河、溢泉湖等資源,打造郊野公園或森林公園。村莊綠化方面,充分利用鄉村道路、房前屋后、空閑宅基地、坑塘、空閑地等,開展進出村道路綠化、街道綠化、隙地綠化、庭院綠化、建設環村林帶等。
高速公路兩側建設寬各100米的綠化帶,防護功能為主,兼顧美觀和經濟效益,外側以高大喬木為主,內側配植花草、灌木,形成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產業高效的綠色廊道。國省干線和普通鐵路兩側,按照每側各50米的標準,采用喬灌結合、針闊混交模式綠化,增加彩葉樹種、花卉的應用。同時,創新義務植樹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義務植樹的自覺性。堅持科學規劃,落實管護責任,提高義務植樹效果。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加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截至目前,營造林完成11.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4.8萬畝,封山育林3.5萬畝,森林撫育3.5萬畝。
在工作推進中,磁縣成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城市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相結合,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建立樹木臺賬,簽訂管護合同,加強樹木管護,確定管護主體,不留無主林,保護造林成果,做到管護單位、管護措施、管護責任、管護人員“四個到位”,加大對人為毀林行為的打擊力度,形成強大的造林、護林、管林的濃厚氛圍。
為積極投身于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增強綠化意識、生態意識,磁縣充分發揮輿論宣傳作用,廣泛宣傳造林綠化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參與綠化建設的積極性,深入開展植樹節、濕地日、愛鳥周等專題宣傳活動,積極開展生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對植綠、護綠、愛綠的意識,提高和激發全社會力量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此外,加強督查,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明察與暗訪、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創森工作的督導。
如今的磁縣,從城市到農村,不同層次的“綠”緊密相連,而又相互呼應,向人們展示著多姿多彩的美麗與風采,以“創森”為動力,磁縣正站在一個全新的發展起點上,向著國家森林城市的夢想奮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