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幫扶模式,為貧困群眾提供致富途徑;創新“六統一分”模式,著力打造食用菌種植基地……河北綠珍食用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綠珍)2016年投產以來,積極響應省市工商聯關于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在帶動貧困戶的過程中,實現貧困戶致富和公司發展雙贏。
為幫助農民致富,加快魏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在魏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以來,河北綠珍以“量資入股”的方式,吸納魏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公司入股、進公司就業,共結對幫扶10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占全縣143個貧困村的72%,入股建檔立卡戶3100戶,每年按照協議每戶分紅500元、1000元、1500元等三個檔次,發放入股分紅600多萬元。
“食用菌產業具有周期短、成本低、見效快、好管理等特點,原料就是玉米芯、果木枝條等農產品下腳料,魏縣有的是種植食用菌的原料。”河北綠珍董事長趙全軍告訴記者,為促進公司發展,他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服務、開展技術培訓,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協議,市場看漲他們漲,市場回落,他們按市場價格保底回收產品,確保種植戶利益。如今,在他們的幫扶下,魏縣涌現出一大批食用菌種植戶。
魏縣沙口集鄉劉屯村王張鳳曾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2017年11月,在縣扶貧部門的幫扶下,建起一個溫室大棚。大棚建起來了,種什么?王張鳳一時犯了難。趙全軍得知王張鳳的難處后,決定幫她種植食用菌,公司免費為她提供杏鮑菇廢菌包,并安排技術人員定期指導,實行產品包銷。“咱一沒經驗,二沒技術,要沒有綠珍技術員的指導,甭說二次出菇,就是一次出菇也不一定能出好。如今,俺也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王張鳳樂得合不攏嘴。
為增加種植戶的收入,河北綠珍研發出廢菌包二次、三次出菇技術,并將這一技術進行推廣,免費向貧困戶提供廢菌包。截至目前,河北綠珍已累計發放廢菌包400余萬棒,帶動350余戶進行庭院種植,戶均年增收2萬余元。
“實現食用菌產業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就得不斷提升科技發展能力和創新水平。”趙全軍說,河北綠珍擁有自主研發的食用菌種植、產品深加工等九項國家專利技術,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技術扶貧奠定了基礎。在打造食用菌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方面,他們致力于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創新“六統一分”模式,推行“統一建棚、統一供種、統一制棒、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和分戶管理”生產模式,謀劃在每一個鄉鎮建一個食用菌示范培訓基地,為各鄉鎮培養食用菌種植能手,帶動全縣農村、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加快魏縣脫貧增收、鄉村振興步伐。目前,河北綠珍已經在魏縣沙口集鄉、仕望集鄉和雙井鎮開展了試點。
據了解,河北綠珍成立之初,就樹立了“追求科技創新、服務三農”的目標和經營理念,通過創新農業種植模式,推廣先進種植方式,帶動農民致富奔小康。通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拉長產業鏈條,盡最大的努力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把公司打造成全國知名的食用菌龍頭產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趙全軍表示,下一步,河北綠珍將持續加大幫扶力度,加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新產品研發進度,力爭在魏縣21個鄉鎮都建成一個高標準食用菌種植基地,開創一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致富的康莊大道。
邯報融媒體記者 佘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