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孩子們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得不更多地留在家中。手機、平板電腦成了孩子們的“玩伴”,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小胖墩”“小眼鏡”。所幸,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當下,孩子們迎來了快樂的暑假。那么問題來了,孩子們愿意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走到戶外強身健體嗎?請看記者調查。
廣場上的輪滑少年。邯報融媒體記者 范文平 攝
小朋友:我們不當“小眼鏡”
7月25日早7點,邯鄲大劇院廣場,6歲的王昊然(化名)小朋友穿著輪滑鞋,戴著輪滑帽和護膝護腕,在爸爸的陪伴下練習滑輪滑。記者現場看到,王昊然非常熟練地飛快滑行,他的爸爸則站在一旁不時地提醒鼓勵。幾個大圈滑下來,王昊然在休息的空當對記者說,他很喜歡滑輪滑,雖然滿頭大汗,不小心還會摔一跤,但比在家玩手機好玩多了!
王昊然爸爸告訴記者,之前孩子在家憋壞了,趁著放暑假時間,讓孩子多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既鍛煉身體,又能增強他的自信心,一舉兩得。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幾乎天天早上都會到廣場練習半個小時,孩子的輪滑水平也越來越高了。
上午9點,在市植物園二期的兒童樂園區域,記者看到滑梯上、沙坑里、攀巖架上、獨木橋上……十多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開心地玩耍著。5歲的劉子琪(化名)是和姥姥一起來的,她手里拿著小桶和鏟子正在挖沙土,一旁的姥姥還幫她拿著平衡車。劉子琪對記者說,她很喜歡來公園玩,這里小朋友多,而且還有她最喜歡的沙土和滑梯。子琪姥姥對記者說:“每天讓孩子騎騎車,找同齡人玩一會兒,不比在家看電視、看平板強?我們可不當‘小眼鏡’。”
采訪中記者發現,學齡前兒童還是有充足的玩耍時間的,暑假里我市各大公園、廣場、游園等地,幾乎到處可見學齡前兒童的身影。很多家長表示,只要時間允許,很愿意陪伴孩子玩耍。受疫情影響,家長們也更愿意選擇帶孩子到戶外開闊場地。
那么,帶孩子戶外運動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市委機關幼兒園的孫向南老師對記者說,對3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動作發展包括大肌肉群的工作能力和精細動作的工作能力,戶外運動時,家長除了讓孩子騎小車、跑步外,還可以指導孩子跳格子、試著讓孩子按照指令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跳,利用馬路牙或平衡木等較窄的地方,讓孩子練習穩穩地站立或行走,只有讓孩子體驗各種各樣的運動形式,才能促進孩子身體發育的協調發展。
戶外寫生。
小學生:我不想當“小胖墩”
郭北墨是漢光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廣場空地上認真地練習打羽毛球。他告訴記者這是他在暑假期間學的第二個運動項目。
郭北墨說,剛放暑假時,他和同學做伴去學游泳,用了兩周時間就學會了,打羽毛球是最近才開始學的。“每天下午練習兩個小時,練完球后上衣后背全都濕了,我的目標就是假期結束時成為打球高手。”郭北墨笑著說:“最近很多同學都胖了不少,我可不當‘小胖墩’。”
郭北墨的母親告訴記者,暑假剛開始她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暑假時間安排,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完成作業外,她很支持孩子的運動愛好,像學游泳、打羽毛球等,都是孩子和同學商量好后主動提出來學的,在快樂運動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五年級學生張萌(化名)暑假里最快樂的事是去公園練習打快板。張萌對記者說,她很喜歡打快板,感覺好玩又有趣,但平時學習緊張,總沒時間練,暑假里有了充足的空閑時間,她會在每天早晨或者晚飯后,到公園里練一會兒。她的快板很受大家歡迎,還總有不認識的人夸她呢,打快板讓她變得越來越自信。
通過隨機采訪二十名小學生,記者了解到,小學生的暑假生活安排豐富多彩,學游泳、學打球、練習跆拳道、去寫生、練唱歌、打快板……作為家長來說,大多數都很支持孩子的心愿,不過最受家長們追捧的還是運動項目。采訪中,叢陽小學齊麗翔老師對記者說,暑假對孩子們來說是快樂放松的,除了到戶外玩、學習運動項目外,有的同學也愿意宅在家看書、做手工、做科學小實驗,只要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好,希望每名同學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暑假。
小區里的羽毛球小將。
中學生:勞逸結合,寓教于樂
對學業相對繁重的中學生來說,兩個月的暑假是一年中難得的放松時間。很多同學會在假期選擇和朋友一起出游或玩網絡游戲來緩解平日里的學習壓力。作為中學生的家長,在假期里也會結合孩子的學習狀況來給他們合理安排娛樂活動。
張明(化名)開學后即將升入初二,他的母親告訴記者,孩子平日里性格比較內向,朋友比較少,原來打算讓孩子參加暑期夏令營來結識更多的朋友,但受疫情影響,這個計劃暫時無法成行。“男孩子十二三歲已經到了叛逆期,作為家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支持孩子,所以暑假開始后,在督促他完成學習計劃外,我會支持孩子自己的想法,再給他提出合理的建議。”張明母親說,最近,孩子每天都會和同學相約去打籃球,通過體育活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和同學之間的感情,她非常支持。在談及網絡游戲時,張明的母親說,孩子平時也很喜歡打游戲,但她認為沒有必要完全禁止,只要能嚴格遵守固定的游戲時間,不耽誤學習計劃就行。此外張明母親還準備帶孩子一起回鄉下探望一下孩子的爺爺奶奶,讓他在建立家庭觀念的同時親近大自然。
即將升入高中的小雅(化名)就沒有這么輕松了。中考剛剛結束,小雅的母親就在網上為她報了兩個暑期預科班,為即將到來的高中學習生活做準備。在學習之余,小雅還會和母親一起在小區里打羽毛球和慢跑。小雅母親說,因為孩子從小體質不是很好,希望通過陪伴孩子進行體育活動,來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幫助她更好地適應學習強度較大的高中生活。
“我覺得我媽算是比較開明的媽媽了,我每天完成學習任務和體育活動后,想要玩會兒手機或者看電視,媽媽不會對我進行過多的限制。”小雅說。小雅的母親認為,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是成長的重要課題,她希望可以把安排娛樂活動的一部分主動權交回孩子手上。
記者調查發現,中學生受學業壓力影響,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大多數家長首要考慮的問題。叢臺區實驗中學張媛媛老師告訴記者,雖然中學的學習節奏緊張,但是暑假期間還是建議學生要學會適當放松,在保障學習時間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安排業余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娛樂活動、體育活動,豐富孩子暑假生活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邯報融媒體記者 周聰 實習記者 嚴辰予/文 范文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