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邯鄲:和諧鄰里一家親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8-27 14:48:01

  群眾文化生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自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以來,進一步加快基層文化建設步伐,組織居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鄰里節”、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區文化、建設群眾文化大舞臺,通過開展一系列文化娛樂活動,在豐富群眾業余時間的同時,不斷提升幸福感和滿意度,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鄰里節”相親相愛一家人

  走進叢臺區四季青街道竇莊社區,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區主路兩側樓體上的“鄰里文化墻”,文化墻設計精巧、造型別致,圖文并茂地展現了社區居民歡度“鄰里節”的開心時刻和“鄰里節”從最初發展至今的精彩瞬間。

  在十一號樓的鄰里節“同贊文明人”板塊前,記者看到,一組紅色相框排列得錯落有致,相框內裝裱著社區好居民、社區好樓長、社區熱心人、道德模范、受表彰的好婆媳在“鄰里節”領獎時的合影照片,照片上的居民手捧鮮花,笑容燦爛。

  70歲的劉女士家住竇莊小區6號樓,采訪中她對記者說,這些都是我們居民自己選出來的“明星”,他們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當之無愧,“同贊文明人”就是我們居民心中的光榮榜。劉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她自己也曾是光榮榜的一員。2018年她和兒媳婦一起被評為“好婆媳”,當時看著自己的照片裝裱掛榜,全家人很開心。

  作為小區的老住戶,劉女士向記者介紹,社區每年都會組織居民舉辦“鄰里節”活動,已經連續好多年了,“鄰里節”在居民中很受歡迎,它已經成為了大家伙兒盼望的重要日子。“通過參加鄰里節活動,居民們一起排練節目、一起演出、一塊看表演、一塊為受表彰的居民祝賀頒獎,鄰里間聊聊家長里短,增進溝通和了解的機會,居民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融洽,越來越和諧。鄰里節就像是一條紐帶,把大家伙兒凝聚在一起,社區變成了一個有愛的大家庭,平時別管誰家遇到了麻煩事,鄰里間都會主動搭把手兒,再也沒有了鄰里糾紛,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在劉女士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社區文化廣場,在廣場上記者看到,一個以“倡導廉政新風營造和諧家園”為主題的黨建文化長廊,以展板和圖文解說的形式,向居民宣傳廉政知識,既美化了小區環境又豐富了居民的理論知識,成為小區內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廣場西側的社區居民活動中心前,劉女士對記者說,她平時沒事都會來這里轉轉,社區會經常組織居民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愛好唱歌的居民可以參加合唱團,喜歡演奏的居民可以參加鼓樂隊;社區開辦了閱覽室、書法室、圖書室……以及專門為孩子們準備的兒童活動室。此外,社區還定期邀請專業的心理老師、營養醫生等為大家免費講座,其中的紅色文化講堂和家長教育課堂最受居民們歡迎。

  為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自2005年起,竇莊社區于每年10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開展“鄰里節”活動,活動內容以貼近百姓生活、增加百姓參與度為主,包括評選社區“文明樓棟”“五星級文明家庭”“十大敬老愛老之星”“好婆媳”等先進典型,觀看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書畫表演、文體活動等。通過“鄰里節”活動的平臺,社區居民相互間搭建起了溝通交流信息的橋梁,原本陌生的鄰居變得熟悉起來,疏遠的鄰居變得親近起來,寂寞的樓道變得熱鬧起來,現在社區內居民以在此居住為榮,鄰里之間互幫互助,以鄰為德、與鄰為友的風氣蔚然成風,社區內形成了文明、和諧、互助的良好氛圍。

  打造特色小區“家文化”

  水墨丹青、栩栩如生,白墻黛瓦、清新淡雅,在光明橋街道三公司社區外貿院,以“外貿印象”為主題打造的小區家文化,讓居民們的生活變得賞心悅目起來。

  8月24日上午,記者走進外貿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口長廊兩側雕刻精美的馬頭墻,灰色的墻瓦映襯著白墻,用彩色丹青描繪的二十四節氣圖,古香古色、質樸中透著清秀;小區院內的梅蘭竹菊、春夏秋冬美景墻繪,清新淡雅,不僅提升了小區整體的居住環境,還將倡導文明、宣傳公益、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程先生是外貿院的老住戶,他告訴記者,外貿院的居民退休前大多在市外貿局工作,可能和從事的職業有關,大家都很喜歡這種清新雅致的文化風格,小區“外貿印象”文化墻,在打造之初還征求過居民意見,大家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最終,社區結合外貿院的歷史文化和居民的成長記憶,精心打造的“外貿印象”既雅致又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讓大家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現如今走在小區內散步,看著眼前的紅花綠草、綠葉依依,再加上濃淡相宜的水墨畫卷,感覺就像生活在畫中,日子真是越過越舒心。

  叢臺區文明辦負責人胡金標向記者介紹,除了外貿院的“外貿印象”,叢臺區根據各居民小區的不同特點,深挖社區文化內涵,將小區歷史文化和改善人居環境合二為一,打造出深受群眾喜愛的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家文化。比如,常興里小區的“里”文化,利用社區文化長廊,在樓道單元口懸掛“謙和禮讓”牌匾,讓居民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建行院的貨幣文化,講述貨幣演變歷史知識;和平里小區的“和”文化,以及依托“和”文化成立的“和平之聲”合唱隊,創作出歌曲“和平里之歌”等,都是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又為我們的城市留下有跡可循的記憶,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群眾文化大舞臺,讓百姓樂起來

  “美麗邯鄲歡樂城鄉”群眾文化大舞臺工程,是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實施的一項群眾文化活動,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天天看大戲,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精品”,讓百姓坐在家門口看大戲,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吸引大家參與其中,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與支持。

  記者在位于邯山區邯山廣場上的群眾文化大舞臺現場看到,鋪著紅地毯的舞臺上雖然沒有華麗的布景,沒有明星大腕到場,表演者都是熱愛文藝的普通群眾,但演出現場氣氛熱烈,和諧融洽。

  精彩的開場舞、氣勢恢宏的大合唱、腰鼓表演、模特表演、戲曲表演、器樂演奏等,一個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在場觀眾報以陣陣熱烈掌聲。舞臺上的普通群眾可以和文藝界名家同臺表演、切磋技藝,也能成為舞臺中心的主角,通過展示才藝,唱響時代精神、傳承優秀文化、上演優秀劇目,讓基層群眾的日子樂起來。

  據邯山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群眾文化大舞臺是一個開放性的劇場,是廣大群眾共享文化成果、接受藝術熏陶的場所。2019年,我市把群眾文化大舞臺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文化大集、旅游產業推介宣傳結合起來,推動“群眾興趣協會”“文化能人”“文化熱心人”人才隊伍建設提質增量,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旅融合品牌活動,弘揚了傳統文化,引領了文明風尚。

  邯報融媒體記者 周聰

  ◆短評

  左鄰右舍共享美好生活

  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僅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還能扮靚我們城市文明,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感滿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應注重潛移默化提升群眾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養;活動內容貼近群眾生活,從實際出發,征求群眾建議,創新活動形式,增強活動現場的感染力和現實意義;要用健康文明而又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群眾文化陣地打造成集宣傳、娛樂、溝通為一體的活動平臺。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