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抗戰老兵劉振峰:我愛我的祖國!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9-04 09:19:43

  8月29日,記者走進抗戰老兵劉振峰的家里,一進門,就看到客廳墻上掛著兩幅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大照片。照片為黑白色,一幅是劉振峰21歲時身著軍裝的自拍照,另一幅是他在新中國成立前與戰友的合影。

  像這樣的老照片,劉振峰還保存了許多。“把這兩幅放大掛在客廳里,我每天抬頭就能看到,就可以多想想我的老戰友們和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90歲的劉振峰如今因為身體原因口齒有些不清,但還是努力地說清了一句話,“戰爭年代的記憶,不能被遺忘了”。

劉振峰(左一)與戰友的合影

  15歲的抗日“娃娃兵”

  劉振峰生于1930年4月,老家在永肥縣(現為永年區、肥鄉區)東大由村(現隸屬于曲周縣)。劉振峰年幼時,雖家境普通,但望子成龍的父母還是省吃儉用把他送去了私塾。幾年下來,在當時教育大環境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年幼的劉振峰成了附近屈指可數的“文化人”。

  可好景不長,9歲那年,劉振峰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

  “當時我年幼,記不清事,還是后來母親告訴我,當時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我們家是從山東兗州逃荒過來的,父親去世后,家里基本沒有了收入,也沒親友能夠依靠,國家又是連年戰亂,孤兒寡母只能缺衣少食掙扎著過日子。”劉振峰感慨地說,“當時還是想要繼續讀書的,可吃飯都成了問題,繼續讀書就更不可能了。”于是,9歲的劉振峰放棄了學業,開始和母親一起務農養家。可身處淪陷區,飽受日本侵略者剝削欺凌的家庭,即使每日辛勞,仍不能果腹。面對這種狀況,劉振峰心里的“抗日”想法一天天堅定。

  1945年春天,他告別母親,離開了生活15年的村子,投奔抗日隊伍,成了中共永肥縣第六區抗日聯合救國會的一名新兵。

  “參軍的具體日子記不清了,就記得當時領導一看我,長得又瘦又小,說‘你年紀太小,去不了前線’。后來再聊,知道我上過幾年私塾,識文斷字,就說‘去當通訊員吧’。”劉振峰說,通訊員并不好當。

  “通訊員的主要工作就是聯絡各村、區公所和救國會,進行信息傳達。我當時負責十幾個村的聯絡工作,一有會議或者緊急情況,就得立馬去各村通知。那時候也沒啥交通工具,靠的就是兩條腿,經常一走就是七八個小時。”劉振峰回憶,當時為了盡快傳遞信息,不耽誤抗戰事業,顧不上喝水吃飯,“腿跑腫了腳起泡了,那都是小事,就怕碰到敵人”。劉振峰介紹,彼時,包括其老家東大由村在內的永肥縣部分地區還被日寇占領,遭遇日寇的可能性極大。幸運的是,直到抗戰結束,擔任通訊員的劉振峰一次意外也未發生。

  “抗戰片要拍,但不能失真”

  “我爸他平??措娨?,最喜歡看抗戰片。而且,他很挑,質量一般的,堅決不看,還總給人挑毛病,一會兒說不可能有這么厲害的人,一會兒說這個炮彈太假了。他只看質量高的,哪怕重復地看,比如《亮劍》,他看了快十遍。”劉振峰有三個子女,小兒子劉強介紹說,父親對于戰爭片的要求很嚴格,不僅是劇情要好,更要求尊重事實。

  對此,劉振峰說:“看到戰爭片,我就覺得回到了那個時代。可有些電視劇太離譜了。”說著說著,劉振峰讓家人從抽屜拿出十幾張老照片,挑出其中一張來,指著說,“你看,這是八路軍繳獲的一輛日軍坦克的照片,戰友看著稀罕,專門照個相給我送過來。就這個坦克,在當時要犧牲很多人才能破壞掉,要想繳獲更是非常困難,所以我才留了照片。”

  劉強表示,前些年,一些抗日神劇讓其父親很不喜歡,后來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整治后,抗戰片才出了不少精品,也能讓父親的休閑時間有了更多選擇。他說:“我爸總說,抗戰片肯定得拍,不然小一輩就不了解當時的情況,但得拍得真實些,不能偏了。”

抗戰老兵劉振峰

  言傳身教,傳承愛國精神

  抗日戰爭結束后,劉振峰跟隨主戰部隊,繼續奮戰。1946年春天,劉振峰因工作突出,被調到劉鄧大軍,擔任供給處的通訊員。1947年6月,他作為后勤保障人員,跟隨一線部隊,挺進大別山。1948年,劉振峰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二縱隊四旅十一團供給處通訊員,后因部隊被打散,又到中共山東省南華縣(原屬山東省菏澤市,后被撤銷)獨立團當戰士,轉戰菏澤全域。隨后,他被補充到華東軍區政治部工作。1949年4月,劉振峰作為二線后勤部隊的一員,參加了渡江戰役,在一線部隊渡江后的第二天,與十幾名戰友一起乘坐一條小船,劃過長江進入南京。

  1955年,劉振峰從坦克二師司令部文印組復員后,到永年縣(現為永年區)文化館工作。第二年,他被調到邯鄲地區運輸公司(現萬合集團)工作,直到1990年離休。

  “大年初一攻克定陶”“炊事兵捉俘虜”“我的回憶——遭遇戰”……這些是劉振峰在離休后的書法作品。“能一邊練習書法,一邊回憶過往,我感覺養老生活也挺充實。”劉振峰說,除了書法,自己還喜歡集報,關心一下國家大事。說著,他讓子女從柜子里拿出一沓裝訂好的毛筆書寫的《回憶錄》和五六本厚厚的舊報紙。

  劉強說,他父親以前除了用毛筆記錄戰爭年代的事兒,還喜歡講給家人聽。年輕時候,講給自己和哥哥姐姐聽,歲數大了,就開始給孫子孫女講,告訴他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祖國強盛人人有責。“他還喜歡講他的那些犧牲的戰友們,講他們的英勇事跡。到現在,我還記得他幾個戰友的名字,比如相片上的這兩個前輩,年輕的叫牛廷堂,是河南人;歲數大一些的叫田建勛,是肥鄉人。我爸這幾十年的言傳身教讓我們這一輩和下一輩都受益匪淺。”

  在劉振峰家客廳的墻上,還掛著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劉振峰說,自己現在握不住毛筆了,說話也不利索,但是只要把國旗掛家里,讓小一輩看到,就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他說:“有時候,我還會考考他們,國旗上的五顆星代表什么。小孫女太小,答不上來,我就給他們說,中間大的那顆代表中國共產黨,周圍四顆小的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象征廣大人民……”

  邯報融媒體記者 趙正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五月丁香久久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