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兒童團團長”劉德安:戰士以身許國家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9-04 09:20:39

  1929年8月出生的劉德安是河北省滄州市任丘縣(現為任丘市)南馬村人,1945年8月參軍,在河北冀中情報室當通訊員。解放戰爭期間,被分配到二O九師文工團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海軍航空學校大隊長、團長,海軍某廠廠長。1983年離休后,到河北省軍區邯鄲第一離職干部休養所療養。2015年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如今91歲的劉德安身體硬朗,說話鏗鏘有力,記憶力也好。9月1日,在他的家中,老人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抗戰往事。

年輕時的劉德安

  15歲當上抗日兒童團團長

  1937年9月,日軍侵占劉德安的老家滄州。8年間,侵略者殺人放火、奸淫擄掠,大批同胞遭到殺害,這一切給劉德安留下了難以忘卻的記憶。

  “當時,日軍的炮樓距離我家所在的南馬村只有三四里,日軍經常到附近幾個村掃蕩,而且氣焰特別囂張,單兵就敢到村里禍害人。”劉德安記得,在他15歲那年,有一名小個子日本兵端著三八式步槍進了村,看哪個村民不順眼按倒就打,膽敢逃跑,就叫囂著開槍射擊。這名日本兵還在村里空地支起桌子,在上面撒一把糖,假惺惺地招呼村里孩子們過來,說誰交代了八路軍的行蹤或埋糧食的地方就可以領糖吃。劉德安和幾個好伙伴拒絕領糖,氣得日本兵哇哇大叫。見勢不妙,他們靈機一動分散躲藏,才逃過一劫。

  后來,八路軍游擊隊來到南馬村開展抗日活動,其中一名戰士住到他家。交流中,劉德安深受鼓舞,誓要參軍抗日,但年齡不符合參軍條件,就先加入了南馬村抗日兒童團,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雞毛信。很快,踏實能干又聰明的劉德安被大家伙選為抗日兒童團的團長。

  送“雞毛信”端掉日軍炮樓

  1945年初,日軍在戰場上處處失利,大部分時間龜縮在炮樓里,頹勢已顯露無遺。這時,活躍在任丘附近的八路軍游擊隊決定打個突襲戰,端掉南馬村附近的炮樓。

  “炮樓內潛伏有八路軍的地下黨員,他們需要把情報送出去。”劉德安說,兒童團在送情報中發揮了作用。他和小伙伴經常偽裝成放羊娃或賣貨郎偷偷接近炮樓,根據暗號把地下黨員的“雞毛信”送給村里的黨組織。除了送“雞毛信”,在路上看到了多少輛日軍軍車、載有多少士兵、往哪個方向走……這些信息,劉德安和小伙伴都會暗記在心,回村后一并匯報。

  通過這些情報,八路軍游擊隊掌握了日軍的行蹤,在一次突襲戰中炸掉了劉德安家附近的炮樓,殲滅了里面窮兇極惡的日軍和偽軍。由于離戰場近,爆炸聲幾乎驚動了全村人,“擠在人群里望著炮樓方向冒出的濃煙,我特別開心,當時感覺跟過年一樣!”劉德安說。

  次日,村民紛紛自發組織起來,拿出家里的食物和新縫制的布鞋、棉衣等排隊慰問得勝歸來的戰士,劉德安提上家里的一籃子雞蛋也加入慰問隊伍。

  帶著12個伙伴參加八路

  回到家后,劉德安難以忘懷八路軍戰士英勇的雄姿,參軍的意愿更加強烈。他把參軍的想法告訴了兒童團里12個好伙伴。令劉德安意外的是,大家伙都萌生了同樣的想法。1945年8月的一天清早,16歲的劉德安和12個好朋友跑到鄰村的八路軍駐地報名參軍。

  “這一年,八路軍開始全面反攻,日軍覆滅的日子近了,但他們不甘心失敗,還會出來害人。”劉德安說,參軍的路上遇上日軍,他們掉頭就跑,日軍緊追不舍,“幸好有老鄉幫忙,把我們藏進了青紗帳。”

  大難不死的13個年輕人,如愿成為八路軍戰士。由于他在抗日兒童團送過情報,被分配到河北冀中情報室,當了一名通訊員。

  河北、北平(北京)、天津的日軍動向、兵力部署等各種情報通過無線電波匯總到情報室,由通訊員送到附近戰區指揮部。作為通訊員,劉德安每天騎著繳獲的自行車送情報,一天要跑幾十里路,還要提防日軍或偽軍的巡邏隊。除了送情報,劉德安還負責把各地捐款送給縣城里的地下黨組織,用于購買軍用物資和藥品。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劉德安說,當時他們通訊員正在開大會。突然,有領導跑進來興沖沖地喊:“日本投降了,我們勝利了!”

  “沒鞭炮放,戰士們就把那個步槍、機關槍沖天射,大家都歡喜地跳起來,大喊‘日本鬼子投降啦!’場面非常熱鬧。”劉德安一邊說,一邊還用手高舉,做出慶賀的動作,好像這一幕剛發生一樣。

抗戰老兵劉德安

  

  最懷念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抗日戰爭勝利后,劉德安又投身到解放戰爭中,參加了解放保定、偷襲大清河、保衛西柏坡等戰斗。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劉德安報了名。奔赴朝鮮前,在遼寧葫蘆島成立不久的海軍航空學校到他所在部隊招飛行員。體檢合格的劉德安入招,從步兵變為飛行員,在海軍航空學校學習駕駛當時先進的蘇聯伊爾-28轟炸機。后因身體原因轉行從事飛機維修工作。

  離休后,享受正團級待遇的劉德安卻閑不住,為了讓后代記住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懂得和平來之不易,他經常到部隊向新兵戰士講述抗戰故事。

  十四年抗戰,國難當頭,八路軍與當地百姓“魚水情深”,一直為后人稱道。劉德安對此深有感觸。他回憶,當時戰士吃不飽飯,就挖野菜,用一大捆野菜可以換2兩小米飯。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與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還經常打勝仗,離不開老百姓的支持。每次打仗,當地老百姓都會給戰士送白面和衣物。轉移路上,村民不停地往他們懷里塞雞蛋、塞干糧,生怕他們打仗的時候餓著肚子;運傷員的擔架不夠用了,村民竟然把門板拆下來,做成轉運傷員的擔架。回想起那段子弟兵與人民相互攙扶著走下去的日子,劉德安百感交集,眼含熱淚:“憶往昔崢嶸歲月,這一幕幕軍民‘魚水情’催人奮進,歷經戰火錘煉,歲月磨蝕,依舊令我倍受鼓舞、難以忘懷。”

  寄語后輩珍惜當下

  當年的沖鋒號角已然遠去,無數像劉德安老人這樣的愛國志士,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在當時破碎的山河上鑄成了新中國。歲月如梭,韶華易逝,75年光陰如白駒過隙,當年貧窮的國家,如今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回望艱苦歲月,劉德安老人不禁思緒萬千:“我這一輩子經歷了不少事情,看到戰爭的殘酷,看到新中國成立的來之不易。現在的日子都好過了,年輕一代人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希望大家在工作中發揚風格,努力再努力。同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我祝大家健健康康。”

  邯報融媒體記者 劉昆/文 邱勇慧/影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 |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