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市形象宣傳語解讀
如果說,邯鄲三千年的歷史鑄就的文化身軀如大鵬之脊,那么成語之都和太極之鄉則如雙翼垂天,摶風九萬。在歷史與現代之間,在虛實轉換的敘事中,昭示著邯鄲的未來。
叢臺公園
邯鄲大劇院
這是一座盛開過成語之花的城市。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深刻影響了我們民族的思維、表達和審美方式。漢語離不開成語,成語繞不過邯鄲。倚山連疇的這座古城,在中華文明發育的早期,曾經生長、滋養了民族文化的骨骼和氣質。源自邯鄲或與邯鄲有關的成語達1584條。今日,仍有點點遺跡讓后人撫摸這座當年的成語源起之城:回車巷,學步橋,以及趙王胡服騎射的武靈叢臺……2005年,邯鄲市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實至名歸,舉世無雙。
胡服騎射
這是太極拳的勃興之城。近代太極拳的光大,始于楊式,起于邯鄲。近乎道,游于藝,修于心,宜于眾。是武術,更是文化。中國太極五大流派四出于楊。國家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都來自楊式。1991年,首屆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在邯鄲成功舉辦,開創了中國民間太極拳運動之先河。每兩年一屆的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有力推動了太極拳事業的蓬勃發展。目前,楊、武式太極拳已輻射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人類社會的共享財富。2020年12月17日,發端于邯鄲的楊式、武式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表演
這是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始于殷商,盛于戰國。因胡服騎射而興,以雄才輩出而名。一任世事變幻,我自不改初名。邯鄲,是荀子眉宇間的博大,是曹操短歌里的慷慨,是將相和中的家國大義,是二度梅上的幽婉深沉。也正是這蒼茫的山水和歷史積淀的雄沉,才會在歷經滄海桑田之后,有了劉鄧129師“九千將士進涉縣,三十萬大軍出太行”的當代壯歌,才會讓一代偉人毛澤東對這座古城寄予厚望。今天,當我們融入這座燈火璀璨、日新月異的現代都市時,依然能觸摸到來自歷史深處的雄渾之氣,分明正奔跑在紅色基因指引我們的偉大征程中。我們沒有辜負三千年的漫長等待,沒有!站在浩茫的歷史與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交匯處,我們可以大聲并自豪地高喊:“你好,邯鄲!”
涉縣129師司令部舊址
邯鄲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