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革命圣地 紅色熱土——紅色邯鄲篇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1-08-23 09:59:53

  編者按:為在全社會營造第六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濃厚氛圍,全面做好旅發大會宣傳報道工作,弘揚新時代邯鄲精神,講好邯鄲故事,全面展示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本報從即日起陸續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分別從紅色邯鄲、綠美邯鄲、人文邯鄲、味道邯鄲、康養水韻五個方面通版報道,今天推出“紅色邯鄲篇”,以饗讀者。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李永偉 申同慶)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一處處紅色坐標,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壯闊的世紀征程。三千年的邯鄲,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她的魅力不止于此。在那個硝煙彌漫的歲月里,革命的光輝,紅色的印記遍布在120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傳承不息。自1940年,劉鄧大軍進駐邯鄲市涉縣以后,邯鄲就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一席,在祖國的歷史長河中激起了璀璨的浪花。千年古韻文化,百年紅色征程。這里是邯鄲,一座用熱血和奉獻譜寫壯麗史詩的城市,一座用忠誠和信仰鑄就輝煌歷程的城市。

  

  

  

  紅色文化,是邯鄲文化脈系的重要傳承,紅色旅游是邯鄲旅游的突出亮點。地處邯鄲市中心區域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園內蒼松翠柏、肅穆寧靜,烈士紀念塔、左權將軍墓等建筑高大壯觀、氣勢恢弘。

  今天,就讓我們從這里開始,追尋先烈足跡,開啟紅色之旅。

  在磁縣時村營鄉西小屋村,修建了一幢簡樸的紀念館,用來紀念邯鄲第一名共產黨員王子清組建的邯鄲乃至直南地區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中共磁縣特別支部以及直南地區第一個中共縣委——中共磁縣執行委員會。

  百年之前,磁縣人王子清參加了著名的“五四運動”,1921年,他在李大釗的介紹下成為了邯鄲地區的第一名共產黨員,隨即在家鄉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喚醒了邯鄲地區更多人的意識覺醒。

  如今這里成為了紅色旅游勝地,每年來這里接受革命洗禮、感悟紅色經典的游客絡繹不絕。

  位于邯鄲涉縣縣城西北5公里的赤岸村,是著名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這里地處清漳河畔,依山傍水,恬靜安寧。幾座依勢而建、錯落有致、極具北方特色的農家四合院組成了司令部舊址。

  連接各個院落的那一條條幽幽長長、古樸厚重的石板路,向來到這里的游客無聲地訴說著“八千將士進涉縣,三十萬大軍出太行”的光輝歷史。

  由鄧小平題名的“將軍嶺”座落在赤岸村北,劉伯承、徐向前、黃鎮等原八路軍129師領導人的骨灰就撒在這座山上。青山埋忠骨,山河念忠魂。如今群山環抱、郁郁蔥蔥的將軍嶺早已硝煙散盡,卻始終有一種巍然正氣激蕩人心,成為巍巍太行中難以抹滅的紅色記憶。

  將軍嶺北側的山坳里有一座宏偉的建筑,那就是一二九師陳列館,展館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向廣大游客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斗和生活的情景,讓人身臨其境,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

  土坯房、木窗欞,下地干活用的農具,還有隨處可見的抗戰標語和口號,時間仿佛靜止在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一二九師陳列館旁邊的紅色記憶小鎮,集紅色體驗、生態觀光、鄉村旅游為一體,成為了人們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涉縣的西戌鎮則是極具特色的“紅色新聞小鎮”,中宣部、新華通訊社、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等機構先后在此戰斗生活過,留下了很多革命舊址。

  1946年6月,中共中央晉冀魯豫邊區首腦機關進駐武安市冶陶鎮,中央局在冶陶其間,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和“邊區土地會議”,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載入了史冊。曲徑通幽,綠樹成蔭,冶陶小鎮已成為許多人的紅色鄉愁。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巷道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抗日時期地道戰遺址。位于峰峰礦區義井鎮的山底村,一眼看去與普通的北方山村并無兩樣,可走進村民家中便會發現,他們家家有地道,戶戶相連通,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地下長城,讓來到這里的人們無不驚嘆它的壯觀。

  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的邯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就了許多特殊的紅色往事。

  

  

  

  紅色熱土上的革命印記

  紅色冶陶。冶陶村,地處太行山東麓,西通秦晉,東達平原,固守太行,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晉冀魯豫邊區機關駐扎于冶陶,下轄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四個行政區100多個縣,面積23萬平方公里,人口3600多萬,是解放戰爭時期全國最大的根據地。

  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位于武安市冶陶鎮的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曾是晉冀魯豫邊區的政治中心。在這里,董必武、劉伯承、鄧小平、薄一波、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功指導了隴海、定陶等8大戰役。在這里還召開了著名的南征會議,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解放戰爭開始戰略反攻。如今,院內青灰色二層磚石主樓依然堅固如初,樓前兩棵槐樹也是蒼勁挺拔。

  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2011年10月,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正式開館。紀念館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分為“雄踞太行 創建抗日根據地”“保衛和平 人民戰爭顯神威”“喚起民眾 建設抗日根據地”“戰略選擇 邊區機關進駐武安”“群星燦爛 光輝人物照千秋”“親切關懷 黨和人民心連心”6個展廳。采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配有沙盤、景觀、影像、油畫和雕塑等展示形式,展出文物有1948年在武安趙莊村編輯出版的《毛澤東選集》、晉冀魯豫版《人民日報》創刊號外,還包括眾多鮮為人知的邊區鈔票、股票、郵票、結婚證書、地契證等珍貴資料1000余件。

  磁縣花駝村:“天尖上的紅色兵工廠”。在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深處有一個“軍工專業村”,人們還喜歡稱呼它為“山尖上的紅色兵工廠”。如今,村里還有大量的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兵工廠遺址。這里就是磁縣陶泉鄉花駝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那段歷史,學習革命精神,在紅色文化旅游區打造過程中,花駝村建設了一二九師兵工廠博物館,分為5個區域,分別陳列著抗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與史料。當年,隨著八路軍129師司令部進駐涉縣,花駝村逐漸發展成為大部隊的軍工物資生產與中轉基地。為了支援抗日,父老鄉親將村中的大部分民房捐獻給八路軍使用,為了選用上好的木料造槍托、彈柄,抗戰期間,村里人幾乎砍光了村周邊所有的果木。槍支彈藥、被服鞋襪源源不斷地從村里輸送到前線,一時間這里成了根據地有名的“軍工專業村”。

  一二九師紀念館:銘刻劉鄧大軍浴血千里太行山的抗戰史詩。位于涉縣的八路軍一二九師紀念館,它是國內唯一一處全面、翔實記錄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歷史的紀念館,是全國先進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館藏文物近千件,年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率領下,為拯救中華民族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進駐涉縣,創建了全國面積最大、最鞏固的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巍巍太行豐碑,赫赫風采依舊。距離一二九師紀念館一里之遙,就是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它由小山坡上的一組四合院組成,先后在這里辦公的還有太行軍區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晉冀魯豫中央局,可以說這里是整個邊區的軍事指揮中樞。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在這里生活、戰斗長達6年之久,指揮大小戰斗戰役31000多次,形成了“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于擔當,勇于勝利”的一二九師精神,為老區人民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這個古樸寧靜的小院里,劉伯承、鄧小平親手栽植的丁香樹和紫荊樹依然郁郁蔥蔥。

  走出了一大批黨的重要領導

  邯鄲涉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之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之一,是新中國改革開放思想的萌芽地,這里走出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三百多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人的發祥地。

  孕育了一些黨的重要思想

  抗日戰爭時期,邯鄲成立了以“三三制”為重要原則的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是對黨的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的重要貢獻和有效實踐。抗日戰爭時期,邯鄲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私兼顧“二八分紅”的“滕楊方案”,可謂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經濟政策的一個先聲。邯鄲召開了重要的華北財經會議,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的起點。邯鄲討論并醞釀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此后這一重要政策在西柏坡公布。《毛澤東選集》的第一卷也首先在邯鄲印刷并發布。

  誕生了一大批黨的重要機構

  《人民日報》的前身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在邯鄲創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臺在邯鄲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一冀南銀行總行也誕生于邯鄲。

  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前沿陣地

  抗日戰爭時期,邯鄲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前沿陣地。1938年1月,邯鄲地區建立了冀南抗日根據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師主力進入邯鄲并建立起延及四省的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成為華北地區抗日反侵略的橋頭堡。抗日戰爭時期,以邯鄲為中心的晉冀魯豫根據地軍民作戰3萬余次,斃傷日、偽軍19萬多人,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一個投入人民懷抱的城市

  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第一個投入人民懷抱的城市。1945年10月,邯鄲解放,成為全國第一個投入人民懷抱的城市。此后劉鄧大軍以邯鄲為后方,千里躍進大別山。

  中央人民政府的濫觴地之一

  新中國成立時,邯鄲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濫觴地之一。1941年7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邯鄲成立,1948年邊區政府機關遷入西柏坡組建華北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華北人民政府遷入北京,參與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從開天辟地、改天換地,到翻天覆地,再到新時代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產黨成就了昭如日月的偉業。中國共產黨人篤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不懈奮斗,永遠奮斗,在時間長河中前行的中國共產黨,必將永遠年輕。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宅男宅女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