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素有尚武之風,大名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由于地理、歷史條件關系,大名縣形成了義勇尚武,抑強扶弱,強悍之武風,歷年久遠,古籍載“其人亦多任俠仗義,有燕趙遺風”。
2001年,河北省大名縣被國家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
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楊橋鎮南馬頭村,上至六十歲老者,下到十多歲兒童,都喜歡學二郎拳。
二郎拳以神話小說二郎神為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在南馬頭村里的墻壁上,處處可見以二郎拳招式內容為素材,繪制系列動作漫畫,使二郎拳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播更加生動、形象,適應了打造健康社會和傳統武術新形勢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為文化傳承、文化自信自強助力。
二郎拳歷經數代武師研練創新,成為中華武術領域中的瑰寶之一。
武術之“根”在于傳統,武術之發展在于創新,武術之延續在于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郎拳第六代傳承人劉信江,緊跟時代步伐,秉承“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宗旨,努力把二郎拳發揚光大,展示武術風采,通過編撰《二郎拳》,在填補大名縣二郎拳武術文化空白的同時,也為二郎拳傳統武術文化的發展增強活力,注入生機。
劉信江告訴記者,“自1991年開始舉辦各類武術培訓班、創辦武術學校,廣收門徒,將二郎拳傳播到周邊十幾個省、市、縣,培訓學生萬余人。”
二郎拳既是一種具體的拳術,又是一門精湛巧妙
二十四個單打勁及一、二、三路捶套路及功法技藝奧妙,進可攻、退可守,拳法練習上也是剛柔并濟,二郎拳不僅是一套外練筋骨皮的外家拳,更是一套集氣功、內功、強體健身于一體的養生拳。
大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運動,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文件要求,大名縣積極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日”線上、線下展示活動,進一步動員、引導全縣群眾參與體育鍛煉,激發體育精神,努力培育健康生活理念和習慣。(融媒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