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爭春早,奮進正當時。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一條“引江入武”的黃金水道呼之欲出。
近日,記者來到武安市東洞村附近的南洺湖岸邊,這里是南水北調引長江水入武安的工程建設現場,挖掘機開掘出一道長長的深溝,數百根輸水管道已經到位,“引江入武”工程全面有序開工建設。
水,關乎發展,更關乎民生。作為地區經濟總量連年排在邯鄲市首位的武安市,卻長期面臨著水資源緊張的狀況。這里,山區丘陵占比大、干旱少雨,加上鋼鐵工業企業多,用水量大,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71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資源不足已成為嚴重制約武安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面對群眾期盼和發展所需,武安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解決這一難題。經過一任接著一任干,反復研究、科學論證,總投資約5.6億元的南水北調引水工程正式立項。
“武安市南水北調引水工程,通過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取水,此水發源于長江,輸出于河南省南陽市以南的丹江口水庫,水質優良。”市水投集團工程部副主任肖文朋介紹說,這是武安民生事業、水利建設、城市發展歷史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標志著“吃上長江水,造福武安人”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
“目前所有管材均已進場,我們開足馬力,加快建設,預計今年9月初實現通水。”肖文朋告訴記者,武安市南水北調引水工程自2022年12月21日全面開工以來,各參建單位始終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戰斗狀態,加強工程建設管理,規范工程建設行為,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把引水工程建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
記者從武安市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平面布置圖上看到,該工程從叢臺區三陵鄉南水北調三陵口門取水,分別輸送至叢臺區三陵鄉西部水廠及武安市清化泵站、城東供水泵站、南鼓山水源地以及附近擬建蓄水池。工程內容主要包括三陵揚水泵站,叢臺區輸水管線及附近附屬建筑物、武安市輸水管線及附屬建筑物,全部工程鋪設管道總長度約30公里。
“目前我們已經從南鼓山支線到張粟山村,開挖出1.2千米,分10個施工段同時開工,上了50多臺機械設備,工程施工正在積極推進中。”肖文朋告訴記者,武安市南水北調引水工程近期年引水量20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9月初通水,屆時武安市城區及周邊鄉鎮將能用上優質長江水,從根本上解決生產生活水資源匱乏問題。
“作為武安市的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在規劃設計時,面對復雜的工程地形及眾多施工難點,我們堅持優化工程路線盡量避免擾動群眾,使這項民心工程得到群眾的理解支持。”肖文朋說。
武安市南水北調引水工程既是一項改善西部地區民眾生活質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又是當地政府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布局的一條“黃金水道”。目前,邯鄲市水投集團和武安市水利局、武安城發集團緊密合作、協同發力,共同努力讓長江之水早日到來,使這項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當地民眾,及早發揮出自身巨大而深遠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于曉 通訊員 李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