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鄉區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按照“大產業抓特色、新產業抓亮點,老產業抓提升”的要求,大力發展蔬菜、林果、藤椅、養殖等特色產業,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8.2萬畝,林果產業面積3.4萬畝。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1家,其中,省級5家;培育市級以上合作社39家,其中省級28家,國家級6家。同時通過加大鄉村人才培育力度,大力選派科技特派員,為鄉村產業興旺夯實人才保障。
深入推進“一村一品”
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肥鄉區天臺山鎮任堡村(生地、藥菊)近日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我們村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打造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任堡村黨支部書記樊長海說,目前任堡村畝產生地近8000斤,畝均收益2萬余元,有效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
“我們通過打造南趙村的菊花、田寨村的葡萄等特色產業,以點帶面,推廣到各村,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區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孫光亮介紹。
據悉,肥鄉區將“一村一品”工程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因地制宜,著力打造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農則農的發展模式,讓戶戶增收有項目、人人增收有門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共培訓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鄉村振興帶頭人等300余人,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0000余元。
持續擦亮“國字招牌”
走進肥鄉區毛演堡鎮路堡村豐碩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只見這里人頭攢動,機器轟鳴,來自附近村莊的100多名工人正在忙著加工生產食用菌,開足馬力趕訂單。
“我們通過不斷改善生產工藝、提升產品品質,實現了食用菌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產品遠銷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豐碩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殷亞南說,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公司加工車間當工人,身強力壯的青年人在周邊建大棚種蘑菇,帶動了周邊2000戶群眾增收致富。
肥鄉區是“中國食用菌之鄉”,近年來,肥鄉區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進一步加強食用菌生產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產業規模度、集聚度位居全國前列,小蘑菇撐起了肥鄉區的致富大產業。
此外,肥鄉區還有“中國圓蔥之鄉”“中國番茄之鄉”等榮譽稱號,肥鄉區將持續擦亮這些國字號招牌,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實現品牌賦能產業發展、品牌助農共同富裕的目標,讓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過越紅火。
不斷引入“人才活水”
噴字、裁剪、縫制、剪線、折疊、打包……位于肥鄉區東漳堡鎮的思德包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縫包底、接包邊、安包袋等一系列程序完成后,一個完整的噸包袋成品呈現在眼前。
公司負責人楊利峰出生于1991年,2020年,他決定放棄在石家莊發展的機會,返鄉創業。目前公司廠房占地3000平方米,有員工110余人,主要訂單式生產噸袋、集裝袋等,產品除銷往全國各地,還經過專業外貿公司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蒙古等國家。
“我一定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讓鄉親們跟著我掙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生活!”楊利峰說。現在,楊利峰通過抖音、今日頭條和百度競價等網絡平臺開發和積累客戶,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真誠的態度和優質的線下服務,收到越來越多的訂單。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肥鄉區將繼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回鄉創業,鼓勵鄉村工匠和“田秀才”“土專家”等能人在鄉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增收。
通訊員 馬雅卿 李耀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