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瓷”情不渝 !守“藝”人毛遠暉玩出陶瓷新花樣

來源:微觀峰峰編輯:劉穎才發布時間:2023-05-09 15:21:31

  “我喜歡峰峰”,一句簡單直白卻又直擊人心的告白。在這背后,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熱愛。或許是家人之愛,或許是朋友之誼,或許這里有他們想象中的詩和遠方,或許這里有溫暖他們的風土人情。

  3月24日起,“微觀峰峰”推出“我喜歡峰峰的N個理由”專欄,展現不同人眼中峰峰不同的魅力和活力。

  喜歡理由:我喜歡玩泥,也是這把泥一直粘著我,所以我回來了,因為彭城才是我的根。——毛遠暉

  在彭城鎮

  工業瓷廠院內

  有一家陶藝工作室“磁典”

  他的主人毛遠暉

  以制壺著稱

  被大家稱為磁州窯制壺大師

  毛遠暉,湖南韶山人,1966年生于河北邯鄲。青年時期就讀于陶瓷技校,畢業后,先后到陶瓷七廠、陶瓷二廠工作,開始了他的“玩泥”生涯。

  選擇這條路,就是與寂寞結緣。盛夏時節天氣炎熱,毛遠暉一般都是打開門窗赤膊上陣。在制作陶瓷上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甚至物我兩忘,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往往結束時才發現,我已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回憶初學陶瓷的日子,毛遠暉記憶猶新,“雖然很辛苦,但我樂在其中。”為了學好拉坯技藝,他每天都比別人多花好幾個小時練習。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經歷一段沒人支持、無人陪伴的黑暗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關鍵階段。在最浮躁不安的青春歲月里,毛遠暉終日與瓷為伴,潛心鉆研著陶瓷燒制技藝,一呆就是三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為廠里的一名能工巧匠,還獲得了河北省輕工廳舉辦的陶瓷評比二等獎。隨后,他被推薦至中央工藝美院(現清華美院)陶瓷系進修。

  1987年,21歲的毛遠暉跟隨父母回到老家湖南定居,從事電力方面的工作。心志的意愿未了,出生地泥土的芳香魂牽夢繞,2011年,人到中年的他決定回歸到夢想開始的地方,從此潛心研究陶瓷。

  回歸磁州窯的毛遠暉感覺到與泥火的“斷層”帶來的力不存心,于是他放低姿態,從基礎學習,先后在異品坊等多個窯口學習,耐心細致、虛心請教、年輕時的功底都為他今后的技藝突飛猛進奠定了扎實的基礎。2012年,毛遠暉師從陶藝家張潤生,受張老師的啟發,他開始研究用磁州窯的傳統泥料和工藝制作茶器。

  走進毛遠暉的“磁典”工作室,架子上陳列的各式各樣的陶制茶具,顏色不一、大小不同,至少有百余件。據毛遠暉介紹,做一個可以放在手掌把玩的小壺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隨即,毛遠暉拿起其中一只壺,輕輕敲擊,發出的聲音猶如金屬撞擊般清脆。“這款‘會呼吸的壺’是2013年時我和張潤生老師一起創作的,由于這款壺制作工藝復雜,能經受住1300°的高溫燒制而不變形,在當時的制壺界名噪一時。”

  2017年冬天,韓國陶協主席、檀國大學校校長金赫洙一行到訪“磁典”工作室。雙方就當代磁州窯產品設計以及磁州窯的化妝土對東亞陶瓷文化的影響進行了深入交流。韓國的陶藝家們紛紛表示,中國的陶瓷在他們心目中技術水平很高,而設計卻很傳統,但是在“磁典”卻看到了不同風格的陶瓷藝術作品和藝術品生活化的產品,打破了他們對中國磁州窯的固有印象。

  2018年,毛遠暉利用磁州窯傳統的化妝土,大膽融入前衛理念,研發出領先世界的燒造技術——斑影。“斑影技術是在釉料不變的基礎上進行自然窯變,形成斑影效果,將陶瓷‘不飾而飾’自然之美推向極致。” 這項技藝在國際上只有中國的毛遠暉掌握。

  “積跬步以至千里”,命運總是眷顧那些勤奮加天才的人。毛遠暉懷揣一腔對陶瓷藝術熱情孜孜不倦探研創新,不僅圓了傳承磁州窯文化的夢想,而且在制壺領域也創出了一片天地,稱他為“磁州窯制壺大師”當之無愧!

  近幾年來,毛遠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陶瓷文化的傳播與陶瓷技藝的傳承之中:參加國際及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促進陶瓷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近期,中國民間文藝中國研究基地和邯鄲民窯基地也將在這里掛牌。

  圓圓的臉龐、樸實的穿著、憨厚的笑容、精湛的技藝……毛遠暉的人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樸實無華、富有內涵。他常說人生短暫,稍縱即逝,比起頭頂大師“光環”,他更喜歡穿上工作服守望在窯爐前,踏踏實實做名手工藝人,為第二故鄉的陶瓷事業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力。(彭宗強)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大全寸在线看片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高清一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网站 | 亚洲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