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邯鄲市復興區:從“工業污染區”到“綠色生態區”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10-19 09:53:11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 張飛濤 通訊員 王質彬)復興區位于邯鄲市西部,曾經是邯鄲市的重工業區。近年來,該區以“扮靚城市提升顏值”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為契機,開展“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強力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同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堅持全域規劃、全域治理、全域突破、全域提升,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省級美麗鄉村全覆蓋,實現了從“工業污染區”向“綠色生態區”的華麗蝶變。在2022年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復興區被授予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鄉村更宜居

  以頂層設計為引領,下好全域規劃一盤棋。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指揮部,印發《復興區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規劃(2021-2025)》《復興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5年)等文件,定期帶隊觀摩評比,一線指導推進;區農業農村局發揮牽總作用,堅持目標導向,指導鄉村高標準整治人居環境;鄉辦及所轄村充分發揮責任主體作用,通過全員行動、典型帶動,凝聚社會各界及農民群眾力量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中去,實現了科學規劃、高標創建、節約資源、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以人居改善為抓手,打好環境整治組合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污水橫流、垃圾亂堆等突出問題,作為全力攻堅的重中之重,以“十個全域”為目標,舉復興區之力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開創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新局面。

  全域拆違治亂。累計拆除面積243萬余平方米,清騰土地1.2萬余畝,先后將閑置地、廢棄地建成122個村內小游園、小果園,實現了“即拆、即綠、即美”。

  全域污水治理。累計建設農村污水管網288公里,管網覆蓋率達90%以上,采取管網歸集、終端處理、生物沉淀等多種方式,實現41個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累計建成公廁133座,改造戶廁12440座,改廁入院入戶率達到100%。

  全域街巷硬化。累計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硬化街巷1800余條,硬化面積103余萬平米,實現農村地區主街道、小街巷硬化全域覆蓋。

  全域推進美麗庭院示范創建。采取3+10+N(即以3個重點村帶動10個示范村推動其他28個村)模式,建設美麗庭院9000余座,讓美麗庭院成為美麗復興的‘顏值’新擔當。

  全域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全面落實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機制,實現農村垃圾清掃、收集、轉運規范化運行。

  全域打造清潔美麗田園。落實雨污分離、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措施,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區財政每年投入50萬元,對農作物秸稈進行集中還田,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

  全域開展村莊綠化。41個村莊全部完成環村林帶建設,打造出60余條綠美街道和8000余個綠美庭院。4個村獲“國家森林鄉村”,15個村獲“省級森林鄉村”。

  全域水系連通。實施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水景游園建設項目,整治河道、坑塘,提升水質、修復水生態、建設濱河生態景觀帶,推動全域水系整治提升。

  全域提升村容村貌。以“五清三建一改”標準為切入點,大力推進街巷硬化提升、村莊節點打造以及電力、通信等線路規范,因村制宜、持之以恒、穩步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提升。

  全域提升景觀帶美化效果。充分利用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對園博園-沁河郊野公園-觀嶺山-康湖生態文明示范區等景觀帶進行規劃設計,科學綠化,逐步提升景觀效果,打造鳥語花香的生態場景。

  ■ 以長效機制為保障,畫好美麗家園同心圓

  堅持“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建立了一套常態、長效、配套的管理機制,確保治理成效不斷鞏固提升。

  強化績效考核。每月組織考評組對所轄村莊考評一次,每個行政村獨立評分,由考評組成員采取不記名打分。考評結果匯總實行“月排名,季評比、年總結”的績效考核制度。

  定期開展集中整治活動。以“三清二改一管護”為抓手,以春節、端午、國慶、中秋節返鄉人員較多為節點,集中開展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活動,鞏固提升環境整治成果。

  注重宣傳發動。認真落實“村莊美、環境美、有了管護才更美”的要求,廣泛深入開展基層文明實踐活動,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村“兩委”積極發揮村規民約、家規家訓的教化作用,定期組織開展“文明農戶、衛生家庭、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持續提升群眾的環衛意識、管護意識,推動復興區農村人居環境管護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 開展“四化”工作,讓復興更靚麗

  “凈化”工作。對轄區100余條街路開展地毯式、全覆蓋、無死角的環境整治,嚴格落實“雙五雙十”清掃標準,不斷強化街路清掃保潔,還原道路本色,并對綠化帶、公交站臺、雨水口、樹穴等薄弱部位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在公廁日常管理、保潔制度的基礎上,強化廁內環境沖洗、消毒,避免便溺積存產生細菌,確保公廁干凈整潔無異味。

  強化生活垃圾清運工作,每日將收集的生活垃圾全部轉運至邯鄲市生活垃圾處理廠集中焚燒發電處理,日收集轉運生活垃圾約400噸,做到了轄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同時,對垃圾站進行了外墻整修粉刷,外觀煥然一新。

  “綠化”工作。加快推進游園建設,城區新建提升16個游園中,已完成13個游園,正在建設3個游園。

  對錦繡園、豐澤園等游園進行補植補栽,并加強游園、綠地澆水、修剪等養護工作。

  對道路兩側綠化帶內雜草、枯草進行全面清理。

  為喜迎雙節,組織相關單位在廣場、小區(單位)門前等人流密集場所擺放大型花卉造型。

  “美化”工作。強化城區道路兩側空中線纜的整治,每天安排人員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協調通訊部門處理,解決空中“蜘蛛網”,全面提升空間秩序整體效果,真正做到安全、美觀、整潔、有序。

  持續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實行網格化管理。嚴查沿街攤點亂擺、廣告亂貼、占道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做到發現一處整治一處。強化非機動車停放管理,對于隨意亂放的非機動車積極勸導車主規范停放,對于隨意停放和丟棄至綠化帶的共享單車要求所屬企業加強巡查和整改。認真開展“門前五包”活動,夯實沿街單位、門店責任和義務,調動商戶維護城市管理秩序、環境衛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亮化”工作。對城區所有道路路燈進行全面排查,發現損毀的路燈及時通知市相關部門或屬地單位進行維修;城區各鄉辦督促臨街建筑物業主對亮化設施進行了維護。公廁、垃圾站等公共區域亮化設施正常亮化。

  ■ 提升醫療機構環境,讓群眾更滿意

  深入扎實開展醫療機構環境整治工作,堅持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堅持改善、整治、管理相結合,結合“世界衛生日”“愛國衛生月”等活動安排,著力改善醫院環境質量。

  各醫療機構明確具體工作任務,科室主任、護士長為各科室的衛生區域負責人,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提出“醫院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的口號,各醫療機構通過會議、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強化員工文明衛生意識,做到人人參與、個個動手,大家出力做貢獻。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組織集中衛生大掃除,清除衛生死角,做好常態化保持。制定《衛生檢查評比制度》,把環境衛生區塊分片包干,把責任落實到科室、個人,對號入座,不留死角,實行百分制考核。做到衛生檢查常態化,督查組人員定期進行檢查。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一場持久戰,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通過持續的人居環境整治,改善了城鄉環境,促進了城鄉融合,提升了群眾生活品質。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日本人妖资源站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在线看片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