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客戶端訊(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程軍)8歲的吳宜霖、吳宜默姐妹倆今年秋季入學,在雞澤縣第三實驗小學上一年級,入學后幾個月的變化讓媽媽心里樂開了花,“懂得幫媽媽掃地、擦桌子了,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五年級同學李博軒的媽媽說:“以前孩子回家喜歡看電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具擺得到處都是,現在知道主動做完作業,幫家里干點家務事,我覺得很感動。”像這樣的變化不在少數,幾個月來,雞澤縣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校園上下樓梯、校外過馬路、用餐變得整齊有序,學生更懂禮貌了,懂得孝老敬老了、懂得文明禮讓了......
雞澤縣第三實驗小學的學生課間上下樓梯井然有序。
據了解,今年8月,雞澤縣教育體育局開展了規范中小學生行為專項教育活動,并印發詳細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目的是規范學生行為,養成文明習慣,各學校也據此制定了更為詳細的實施方案。
本次專項活動在規范行為的同時,還推進德育教育,根據不同年級特點,完成“為爺爺奶奶洗一次腳、自己動手洗一次衣服、炒一道菜”等,把中華民族孝老敬老文化、勤勞儉樸美德融入一個個具體的行為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教育孩子。
為把“立德樹人”的工作能落到實處,雞澤縣教育體育局組織各學校抓具體抓細節,自開展以來,初見成效。
雞澤縣教育局副局長黃鑒鐘介紹:“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教育。學校抓好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通過嚴格要求,長期堅持,立德樹人教育成為我縣‘新的教育傳統’,讓我們的學生走出校門更適應社會,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我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