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邯鄲館陶縣結合本地特色發展養老產業,創新理念方式,用好養老金融等政策,充分發揮彭艾產業獨特的資源優勢,把彭艾養生實化到項目上、實化到產業上,進一步創品牌、創名氣、引人流、做產業,積極探索“地產+”的養老模式和“養老+”的經濟形態,大力發展彭艾康養旅游品牌,突出館陶艾草養生特點,大力發展彭艾康養旅游,做大做強“銀發經濟”,匯聚起“大人流”。
館陶縣是千年古縣,民間一直有著種艾用艾的傳統。“艾”亦是“愛”,館陶一帶世代相傳這樣的習俗:新婚當晚用艾草鋪床,女兒出嫁攜帶艾草等。相傳養生鼻祖彭祖晚年曾在古館陶修行,教化百姓種植艾草,防病健體。因此,館陶種植的艾草又稱“彭艾”。
艾灸館工作人員正在給顧客做艾灸
館陶縣依托艾草產業實現鄉村振興,館陶縣結合本地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打造了彭艾產業,立足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統籌推進艾草種植、艾產品銷售、商貿流通等領域發展,實現行業間有效銜接;堅持質量標準引領,產學研用一體化,加快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同時,為提升艾產業影響力,館陶縣還自主研發制造了古法錘絨機、篩絨機等彭艾古法手工制絨設備,制出的艾絨具有絨線長、性溫味醇等優點,深受各地市場歡迎。現在在天河村,村民們每天都忙著制作艾條、艾絨等,足不出戶就可以增加收入。
艾農們在收割艾草
目前,館陶縣艾草種植面積2.05萬畝,以艾草為原料的加工企業也開始從傳統手工制作向現代化轉型。全縣先后培育了3家大型艾草加工企業、5家艾灸培訓機構和11家中高檔灸療館。注冊“彭艾堂”“鵲橋艾”等多個商標,在全國發展彭艾加盟店400多個、電商20多家,擁有彭艾堂、艾灸體驗館、手工艾作坊等20余家艾產業門店。“館陶艾草”已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評定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列入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扁鵲計劃”、河北省道地藥材目錄。
未來,館陶縣將進一步加大對艾灸技藝的培訓和普及力度,讓彭艾養生進社區、進農村、進敬老院;并與縣職教中心結合,把艾灸作為一門特色專業課程,真正把館陶的彭艾養生技藝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享受綠色康養館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