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第2名、二等獎
執法理論單項團體第1名、一等獎
執法實務單項團體第2名、二等獎
無人機競賽單項團體第2名、二等獎
譚子孝:理論滿分第1名、一等獎
鄭文博:執法實務第2名、二等獎
張好建:無人機競賽第2名、二等獎
張凱:比武競賽優秀個人
這是叢臺區生態環境分局在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邯鄲市公安局、邯鄲市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24年邯鄲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技能比武活動中取得的驕人成績。
,叢臺區生態環境分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鍛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一流生態環保鐵軍為目標,堅持以學促練、以練為戰,呈現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執法隊伍素質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的良好局面。
下面,我們一起去探究叢臺區生態環境分局執法大練兵的秘訣是什么?
——“仗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練”
以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為抓手,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把培訓課堂搬到企業一線,通過業務培訓、實戰練兵、案卷評查等方式,構建“教、學、練、戰、考、評、比”七步法的執法大練兵體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措施,選派執法人員參加全省、全市的環保業務培訓。把培訓課堂搬到企業一線,以“實用、實戰、實效”為總體目標,從轄區發電、醫廢處置、鑄造、冶金粉末、商砼、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建筑工地、餐飲、加油等十個行業各選取一家典型企業進行“理論學習+一線培訓”,培訓后隨即開展本行業其他企業實戰練兵,有效提升執法人員現場檢查能力、發現問題能力、調查處理能力。
——“執法+”練兵,發揮練兵效能
一是“執法+智慧”。以非現場監管改革為契機,在全市20個縣(市、區)率先建成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指揮調度平臺,對全區25個重點單位的污染排口、81家工業企業用電數據、100余個建筑工地揚塵數據實施全時監控,大幅減少人員入企頻次。在全省首例建設智能巡查無人值守飛機,執法人員足不出戶便可操作無人機執行智能飛檢任務,提高監管效能。二是“執法+綜合”。叢臺區位于邯鄲市主城區,污染源點多面廣,在確定污染源數據庫時,分局堅持以工業企業污染源為主,醫療機構、餐飲飯店、加油站、施工工地等其他污染源為輔,構建起“1+N”的污染源數據庫,實行動態調整,實施綜合監管。組建生態環境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對轄區所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事項實施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綜合監管,最大程度發揮綜合執法效應。三是“執法+清單”。以基層監管人員需求為導向,結合生態環境執法事項,探索實行“清單式”“表格式”執法,精心編制餐飲、加油站、醫療機構、建筑工地、汽修等行業領域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系列檢查表,著力解決基層監管人員“不會查”“不敢查”問題。
推行“陽光執法”,鍛造作風過硬的“叢環鐵軍”
一支能戰斗的隊伍,必定是一支鐵紀律一般的隊伍。叢臺區生態環境分局堅持以鐵軍標準自我要求,強化紀律監督,嚴格規范和約束執法行為,打造環保人“金剛不壞之身”。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抽查的統一化、制度化、規范化,有效支撐事中事后監管,避免人情執法。強化服務式、體檢式、預防式“三式”執法理念,嚴禁粗暴執法,制定完善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企業,做到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堅決杜絕執法“一刀切”。加大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參加異地交叉執法行動人員進行廉潔執法教育提醒,全體執法人員逐一簽訂執法廉潔自律承諾書。
“我們將以這次比武為契機,以這次取得的成績為旗幟,迅速在全局掀起練兵熱潮。”叢臺區生態環境分局主要負責人蒿文嶺表示,我們將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肩負人民重托,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苦練內功,勇挑重擔,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邯鄲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退后十”中貢獻叢臺力量。楊崗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