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李明英 】廢舊酒瓶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廢品,而在淇濱區42歲的蔡強眼中,每一個廢舊酒瓶都是寶貝。
一個個廢舊酒瓶在他的巧手打造下,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花盆。2017年至今,他已用廢舊酒瓶做了300余個造型各異的花盆,而這種變廢為寶、環保綠色的生活方式也成了他的時尚追求。
只看了一眼,便迷上廢酒瓶做的花盆
12月10日,記者到蔡強家進行采訪時看到,他所居住樓層的樓梯拐角處,幾株經精心養護的綠蘿已蜿蜒地爬到樓層頂上。“我養這幾盆綠蘿有幾年了,在樓棟里放上幾盆,進門出門都能看到,心情也會不一樣。”蔡強說。
記者跟隨蔡強來到他家的陽臺后看到,陽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被切開的廢舊酒瓶,有的是波浪形,有的是圓弧形,還有的是花瓣形……而這些酒瓶的酒瓶肚里還“長”著花草,有長壽花、玉玲瓏、黃金草、銅錢草等。陽臺的右側擺放了一個約1米高的柜子,上面放滿了用廢舊酒瓶做的筆筒,以及還未種植花草的酒瓶花盆。
“你只要花點兒心思,這些廢舊酒瓶就能成為寶貝!”蔡強說,2017年的夏天,他和家人在淇河邊游玩時,看到一個賣花盆的攤位上擺放著一個用酒瓶做的花盆。精美的造型,別樣的韻味,只看了一眼,蔡強便深深地喜愛上了那個酒瓶做的花盆。“攤主告訴我那個花盆30元,可就在我掏錢時,攤主的老公回來了,然后告訴我,那個酒瓶花盆不賣。”蔡強說,那是他第一次接觸用廢舊酒瓶做的花盆,回到家后他一直在想,既然買不到,不如自己做一個。
說干就干!蔡強告訴記者,因他在安陽鐵路部門工作,回家不太方便,他便利用午休時間購買了刀片,并借了一臺切割機,戴上眼鏡、手套……全副武裝后,蔡強又找來兩位同事幫他切割酒瓶。“一個人扶著瓶子,一個人負責切割,另外一個人負責向切口處倒水。第一次把酒瓶切開后,我高興了好久,感覺像發現了新大陸。”蔡強笑著說,之后他又花400多元購置了打磨機、切割機、刀片等工具……蔡強從一開始只是簡單地將酒瓶切開、磨圓,到嘗試打磨各種不同的圖案,再到琢磨什么樣的瓶子適合種什么樣的花,至今他已經打磨出300多個酒瓶花盆。
廢酒瓶大變身,環保又精美
其間,蔡強拿著一個憨態可掬的店小二抱著一個酒壇形象的陶瓷酒瓶對記者說:“這個酒瓶是我從廢品收購站用10元錢買回來的。”他稱,這是他最喜歡的酒瓶花盆之一,為了不破壞這個酒瓶原有的圖案,他構思了2天才決定對這個酒瓶進行改造,并買了多個品種的多肉植物與之搭配……看著完全符合自己想法的成品被做出來后,心情大好的蔡強還拍攝了小視頻,并發到網上,這也為他收獲了大量網友點贊。
記者拿起一個臉譜造型的酒瓶花盆看到,其一側已長出了銅錢草。“這個可是用玻璃酒瓶做的,切割玻璃酒瓶使用的刀片和切割陶瓷酒瓶的不同,切割手法也比較有講究。別看這個小,做起來可費了不少勁兒。”蔡強說,一般一個直徑3厘米的圓,他需要打磨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先用小鉆頭在酒瓶身上打眼兒,然后用銼刀慢慢地磨,直到將小圓擴大……得慢慢來不能著急,因為玻璃酒瓶很容易破裂,還容易傷到人。制作的整個過程需要非常小心,不然很有可能前功盡棄。”
把廢舊酒瓶改造成花盆時,蔡強要使用手電鉆、切割機、銼刀等工具,噪聲比較大。為了不影響其他居民的休息,他把工具搬到了地下室,有時一干就是3個多小時。
漂亮的酒瓶花盆,離不開漂亮的廢舊酒瓶,而要想找到漂亮的廢舊酒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蔡強說,他和家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注意身邊是否有廢舊酒瓶。“他同事出差都是帶當地的土特產,他出差總是背一袋子空酒瓶回來。”蔡強的媳婦董永紅笑著說,不僅如此,蔡強還經常去廢品收購站找酒瓶。“現在廢品收購站的老板都和他是朋友了。”
蔡強的鄰居知道他喜歡把廢舊酒瓶改造成花盆,所以只要大家碰到了漂亮的廢舊酒瓶,就會保存起來送給他,而他改造好的花盆,也會免費送給大家。
蔡強說,他每天不改造兩個廢舊酒瓶,就感到渾身不自在。“我很喜歡改造酒瓶時那種全身心投入的感覺。在改造好的酒瓶花盆里種上花花草草,既修身又養性,自己也變得很充實。”
如今,一有時間,蔡強還會和環保志愿者們一起到社區免費為居民加工廢舊酒瓶。“在把酒瓶花盆送給居民的同時,我們還會宣傳一些變廢為寶的環保理念,以增強更多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蔡強說。